第279章 冀县行辕论封赏
在安排好了军事之后,曹丕随即也是看向了文臣一脉:“华司徒。”
作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华歆也是立即抱拳答应道:“微臣在。”
“迁都事宜便交由爱卿负责。”曹丕随即也是继续下令道。
“是,微臣领命。”华歆随即也是开口答应道。
“陈群、和洽。”曹丕随即也是继续点名道。
“臣在。”陈群与和洽也是双手抱拳答应道。
“迁都事繁,司徒一人恐难以照顾万全,你二人且供司徒驱策。首要的,就是拿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来。”曹丕随即也是对两人下令道。
说是对两人下令,实际上和洽对这些庶务并不了解,更多的只是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而已,甚至就连华歆,因为年纪的缘故,能做的事情也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可以说,曹丕几乎就是将迁都的事宜交给了陈群。
这当然也很正常,“文勇陈群,武用司马”,从来都是曹丕的宗旨。
更别说陈群还是颍川一系的,由陈群出面完成迁都事宜,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可能的内耗。
陈群与和洽自然也明白自身的定位,当即也是双双抱拳领命道:“是,微臣领命。”
而随着这声领命,曹丕对整个曹魏政治军事的安排也随即宣告结束。
应该说,除了对吴国的安排之外,其余诸事,几乎都是曹丕在小规模讨论中所预想好的。
自然,这些任务安排起来,也是顺风顺水。
只是,任务是安排下去了,可真到了执行环节,却又是困难重重了起来。
也就在魏国按照曹丕陛下的指令忙着迁都、调兵、征兵之际,汉军也终于将陇右整合完毕。
只不过这次,汉军大部并没有回返益州,反而是在陇右驻扎了下来。
无他,不管是为了断陇,还是为了攻略凉州,汉军都需要在陇右之地屯驻。
好在的是,益州、汉中加上陇右五郡的粮秣,供养如今的八万汉军,倒也不成问题。
而大军不归,皇叔自然也是留在了陇右靠近指挥。
事实上,在皇叔的心中,此后他基本都会待在陇右,直到被魏军赶回成都,亦或者,他将长安的魏军赶出关中。
不过,皇叔却没有像曹丕那般搞什么迁都的大事,而是在冀县成立了临时行辕。
当然了,从皇叔在冀县扎下了根开始,也就意味着整个蜀汉的重心北移。
自然,益州的政治地位,也随着蜀汉重心的北移而骤然减弱。
事实上,之所以皇叔没有直接迁都而是设立临时行辕,除了“还于旧都”的执念之外,更多的,就是在给益州一系的人马一个缓冲的过程。
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私人利益而停下脚步。从荆州到益州是如此,从益州又到雍州也是如此,未来从雍州而拥抱天下也是如此。
皇叔的脚步不会停下,而只有紧跟着他的步伐,才能真正成为大汉的柱石。
而在得到了陇右五郡之地后,皇叔也是丝毫没有吝啬。
与曹魏一样,皇叔也是在天水郡郡治冀县,召开了战役总结大会。
与会之人,除了从益州匆匆赶来的文臣之外,自然还有来自荆州军团之人。
因为荆州之地的重要性,坐镇其中的关将军依旧没能前来。
而为关将军派来与会的,也是两个老面孔了,正是在荆州一战中再度立下最大功勋的付燚与马良二人。
是的,付燚在前而马良在后。
虽然这并不是出使,那般有着正、副之分,但名字的先后顺序,却也代表着二人身份地位,以及在荆州军团和关将军心目中的位置。
而在经历过累次作战之后,付燚几乎已经超越马良,成为了荆州军团名正言顺的二
把手。
至少在军方,付燚的名字会明显比马良更加好使。
当然了,之所以会有这个小细节,更多的,还是关将军想要将付燚推荐给皇叔以及朝廷。
没办法,经历了连续的两次的恶战之后,关将军已经明显感受到战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