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一场时间的竞赛(第2页)

 若是为了魏军,自己阻击了,岂不是为魏军做了嫁衣;可若是其目的是南下,自己若是不阻击,岂不是把付燚给卖了? 

 不过,关将军的内心还是倾向于不进行阻击的。 

 原因很简单,于吴国而言,相较于魏军的威胁,远在庐陵郡的付燚所部,只能算是癣芥之疾。 

 但凡吴军主将不是疯了,都不会不顾建业的安全而南下去阻击付燚所部。 

 可是,凡事就怕万一。 

 好在,正待关将军纠结之际,前线的斥候也是再度带来了最新的情报。 

 吴军先锋,连夜出发,却是直直地向东而去。 

 向东,那自然是向着武昌而去。如此一来,关将军也是彻底地放下了心。 

 当即,关将军也是下令全军不可轻动,放任吴军后撤。 

 毕竟,只有更多的吴军抵达武昌,吴、魏之间才能打得更加激烈。 

 于是,在关将军有意的放水之下,吴军的撤退可以说是十分的顺利。 

 顺利到陆逊都有些不敢相信的地步。 

 不过,陆逊倒也能够理解,毕竟,他能得知魏军南下的消息,汉军也一定可以。让自己全身而退地去与魏军拼命,于汉军而言,倒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至少,汉军可以轻易地拿下江夏一郡。 

 只是,潜意识里,陆逊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汉军的胃口会这么小吗?发动如此规模大战,只要一个区区的江夏郡? 

 还是说,汉军准备在自家大军回师之后,再对魏军来一招釜底抽薪? 

 若是汉军能对魏军反戈一击,那对于吴国而言,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只是,稍稍一想,陆逊就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既然汉军已经放任自己全身而退,那在自己与魏军打生打死之前,汉军都不可能会对魏国有任何的行动,如此,才最符合汉军的利益。 

 稍稍心安的同时,陆逊也知道:如此一来,或许自己想要借汉军之手,打压甚至是除掉朱桓和全琮两人的想法也要破产了。 

 不过,此刻已经乘船东去的陆逊显然也已经顾不得身后之事了。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夺下武昌,打通与建业之间的道路,才是摆在陆逊面前最要紧的问题。 

 唯一的好消息是,根据最新的情报传来,此番魏军动用的兵力暂时只有七万左右。 

 其中进攻武昌的只有两万人马,而进攻建业的魏军也只有五万多人。 

 而陆逊的手中,即便抛却朱桓和全琮两人的三千人,也还有五万七千兵马,同时建业也还有两万大军。 

 因此,从兵力上来看,哪怕后续魏军还有兵力投入,吴军也并没有太大的缺陷。 

 同时,从距离上来看,挡在陆逊面前的,仅仅只有武昌这一座城池而已。 

 至于魏军想要进攻至建业,却还需要跨越数座城池,哪怕这些城池中兵马并不算多,但也能稍稍止住魏军的进攻锋芒。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都还来得及。 

 应该说,陆逊的判断也不能说错。 

 只是,陆逊稍稍地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魏军的主将。 

 一是在武昌的贾逵,其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历史上,他却是在石亭之战中唯二洞悉吴军诈降意图,并且率军救下曹真的存在。 

 想要攻破他所占领的武昌城,哪怕其兵力并不占优,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二则是进攻建业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让江东婴儿止啼的张辽张文远。 

 从临城到建业固然还有数座城池,但以张辽的名声,这些城池之中,能有多少有胆量反抗,还真是未知之数。 

 甚至,就连建业,在得知张辽率军来攻之后,战力恐怕也将下降不止一两成吧。 

 因此,看似一切都还来得及的局面,实际上却远没有陆逊所预计的那般乐观。 

 当然了,不管怎样,随着陆逊的回援,整个北面战场已然变成了一场竞速赛——就看是陆逊先打通被贾逵所占据的武昌城,还是张辽所部先破建业城了。 

 这一点,陆逊明白,发动这场突袭战的魏军更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