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一场时间的竞赛
其实也没有说很忙好安内的。
对于朱桓和全琮,陆逊多看一眼都觉得晦气。
升帐之后,陆逊也没有更多废话,收回了朱桓手中的虎符之后,便开始对接下来的战斗进行布置。
其他人自不必多说,自然是跟随着陆逊回援建业。
至于朱桓和全琮,则是毫无意外地被陆逊留在了安陆。
你们不是想要守安陆吗?行,那你们就好好守、慢慢守!守到天荒地老!
这样做当然是为了出气,但偏偏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一来,当日之事,朱桓和全琮的确做得太过。
要是你们是对的,那也就算了,可偏偏你们还是错的。既然错了,那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此刻想要撤离安陆,没人挡住汉军肯定是不行的。
否则,一旦汉军随军掩杀而来,众将可没人挡得住关羽的刀锋。
因此,留人坚守安陆令汉军不可轻动,几乎是必然的。
若是朱桓和全琮不留下来,那就要别的将领留下来,可谁愿意留下来呢?毕竟,面对关羽,留守之将的结局,也是不言可知。
于是,在陆逊下令要朱桓和全琮两人留守安陆之时,在场十数员将领,竟是无一人为朱桓和全琮说话与求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这一刻的吴军内部似乎有些具象化了。
随即,陆逊也是给两人明确了此番的任务:坚守安陆至少一个月。
更要命的是,陆逊只给两人留下了三千大军而已。
三千人,面对关羽足足四万大军,还要坚守一个月之久,这简直就是天荒夜谭。
很显然,陆逊这是要彻底将两人摁死在安陆,更丝毫都没有顾及两人是孙权心腹的事实。
当然,陆逊做得这么绝,可不仅仅是为了发泄而已。
作为一军主将,陆逊根本不会因为情绪而左右自己的行为。
之所以如此做,一来,是要将此二人作为骇猴的鸡,以保证接下来战事的顺畅;二来,却是要为自己和吴郡世家的未来做一番打算了。
在陆逊的心中,东吴不应该是这样下去了。
而如今建业危在旦夕,哪怕最终解围,孙权的威信也势必下降到一个历史的低点,若是再能提前剪除其爪牙,或许东吴就能在战后,迎来一个全新的格局。
是的,陆逊已经开始考虑战后的问题了。
只是,这样的考量,若是最终陆逊得以解围,这当然是高瞻远瞩,可若是最终陆逊未能完成建业的解围,那这样的行为就只能称之为好高骛远了。
什么?朱桓和全琮为何不拒绝这道必死的命令?
原因很简单,接下来了,等大军撤退之后,他们还能有操作的空间,大不了也就是壮士断腕,只要不直面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活下来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若是直接拒绝了陆逊的命令,且不说陆逊会不会直接请王命旗牌将他们斩杀当场,在场诸多的将军们也不会任由他们继续为所欲为。
甚至,即便是他们回到了建业,孙权也饶不了他们俩。
因此,哪怕知道前面是坑,朱桓和全琮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跳下去了。
不可避免的,朱桓和全琮的心中也是充斥着不满——对孙权的不满。
毕竟,他们的所作所为,可都是按照孙权的要求做的。可就在转眼之间,孙权就把他们给卖了个干净,这叫两人如何能心甘?
但无论如何,陆逊的命令已经下达,两人的困局已经注定,剩下的就看关将军和曹魏如何接招了。
连夜,陆逊所率的吴军便是开启了撤退模式。
因为有水寨掩护的关系,吴军的撤退倒还算是麻利。
当然了,这么大的动静,关将军这边自然也是不可能全然不知道的。
只是,面对吴军的突然后撤,要不要追击,关将军却是犯了难。
无他,关将军自然也是接到了魏军南下的消息,只是,关将军更知道,付燚的荆南军此刻也已经开启了战斗。
因此,关将军实在没法确定,东吴的这突然撤退,到底是为了付燚的荆南大军,还是为了曹魏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