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关羽与陆逊之战
随着朱桓与全琮所部全部离开武昌,踏上归途,江夏的吴军也是撤离武昌,开始向江夏郡与豫章郡的边界——阳新城挺进。
是的,虽然陆逊已经与魏国谈妥,但两军却并未合成一军。
倒不是陆逊不愿意交出兵权,事实上,陆逊是很愿意与魏军合军一处的。
毕竟,刚刚投魏的陆逊,也需要一场胜利,来作为自己的投名状。
只是,魏军对于陆逊以及吴军却是缺乏信任。
毕竟,如今在武昌城的魏军仅有贾逵所部的一万多大军(与吴军交战,损失了数千),以这一万多刚刚与吴军打生打死的军队,去控制吴军的五万多大军,显然是存在风险的。
哪怕陆逊等吴军的高级将领们没有意见,底层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不管是吴军还是魏军。
因此,让陆逊所部开向阳新城附近,阻击汉军向豫章郡挺进,从而为魏军攻略豫章郡争取时间,显然会是魏军最好的选择。
甚至,因为对吴军的不信任,即便陆逊所部已经离开武昌附近,贾逵的一万多大军,却依旧没有离开武昌。
一句话,贾逵必须保证张辽所部在进攻建业城时,后方的绝对安全。
当然了,魏军与陆逊军之间的不信任,从某种角度而言,对于关将军的汉军而言,当然也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关将军如今要面对的依旧只是陆逊的五万多大军而已。
说实话,要陆逊单独面对关将军所部,其内心也是有些慌乱的。
只是,陆逊也更知道,自己必须给魏国交上一份投名状,而将汉军阻击在豫章郡前,就是魏国给自己的问卷。
好在,陆逊到底是陆逊,作为一代名将,他也很快从复杂的局势中找出了破局点。
是的,就是阳新城。
这两郡边境上毫不起眼的小城,虽然没有高城深壑,但却距离进入豫章郡的诸条道路都颇为的近。
甚至,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座小城,几乎有点儿像是豫章郡的街亭。
守住了这里,吴军就可以随时威胁汉军的粮道,进而迫使汉军撤军。
因此,陆逊在确定要投魏之后,便是对阳城附近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查勘。随着协议的达成,陆逊也是迫不及待地就向阳新城挺进。
因为汉军已经有小股部队渗透到了豫章郡,自然这座阳新城也暂时被汉军占领。
不过这也丝毫改变不了陆逊南下的目的地。
当然,陆逊大军南移的消息,也很快便是传入了关将军的耳中。
于是,在知道了陆逊行军方向之后,关将军所部,也只能加快脚步,试图在吴军到来之前,赶到阳新城,从而占据战场的主动。
没办法,关将军必须保障好自己江夏郡的粮道。
好在,陆逊本就不是要跟关羽拼命去的,能拖住关将军,就是他的目标。
因此,在得知了关将军所部加速南下之后,陆逊不仅没有加快脚步去抢攻阳新,反而是略略减慢了行军的速度。
很自然的,在这一增一减之中,两军也是默契地在阳新城前打起了照面。
不过,这边的陆逊不想要开战,可架不住那边的汉军想要打啊!
趁着魏军各自忙碌,尽快击败当前的陆逊军,进而南下抢占地盘,才是汉军要做的事情。
因此,在吴军到来之后,汉军也是直接开出了阳新,随即便在关将军的指挥下摆开了阵型要跟陆逊做过一场。
看着汉军这番模样,在城外扎营的陆逊自然明白汉军这是要跟自己做过一场了。
考虑到自己地处平原,本就无所依仗,与其干耗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汉军狠狠偷袭一番,那还不如直接与汉军干一场。
赢了,那自不必多说;即便是输了,也足以与魏国交代了。
而以汉军不足四万的人数,想要一举就将自己五万多大军消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明白了这点,陆逊也是在阳新城外摆开了阵型。
一场大战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只是这次,突然虽然参战的双方是汉军和吴郡,但实际在博弈的却是蜀汉和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