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柴桑城付燚劝谏(第3页)

 可关家的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国中之国,终究是不可取的。 

 只是,这样的话,付燚却依旧没法直言。 

 不过,这个问题,在劝说关将军之前,付燚显然早就有所预料。 

 当即,付燚也是笑着回道:“敢问将军,您已年近六旬,余生是准备要就此休养了吗?” 

 虽然付燚的回答是笑着的,但关将军却是立即皱起了眉头,随即也是略带怒气地说道:“本将才亲上战场,将陆逊所部杀退,如何老了?况大汉尚未一统,本将如何能够休养?” 

 面对关将军的怒气,付燚却依旧不慌不忙,随即也是解释道:“这也是末将之所愿也。” 

 仅仅这一句话,付燚便是让关将军的气消了大半。 

 毕竟,只要是志同道合,剩下的,都是小事情。 

 随即,付燚也是继续解释道:“既然将军还想要驰骋沙场,那将军自然该选吴地才是。毕竟,今后至少三五年之内,战事将大部集中在东线吴地中,而荆州之战事

,却将锐减,即便有,也多为守战与牵制而已。” 

 此话一出,身经百战的关将军自然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纵观全局,荆州为天下之中,若是诸侯鏖战亦或是三国鼎立,荆州势必为四战之地。 

 可若是两强争天下,荆州反而是不好开战的地方。 

 至少,从汉军的情况来看,从荆州北上,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原因很简单,此刻汉军的军锋已经抵达宛城,再往前,要么是颍川郡,要么就是魏国国都所在的司州。 

 显然,这两个地方,无论哪个魏国都是不可能让给汉军的。 

 因此,几乎可以认为,一旦汉军兵出荆州,几乎就是决战的态势。 

 这也是汉军为何要先行绞杀掉东吴这个搅屎棍的原因之一。 

 若是汉军有足够的战力,一战而定乾坤,兵出荆州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也能让百姓们少受点苦。 

 可很显然,汉军并没有一战而定乾坤的战力。 

 因此,兵出荆州,极有可能打成一场消耗战。而一旦形成互耗的局面,拼的可就是综合国力了,而从综合国力上来说,即便此刻的大汉也依旧弱于魏国。 

 基于以上的考虑,兵出荆州,打一场决战显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相反,以荆州牵制魏军的主力,进而从两翼,即关中和扬州方向,对魏国进行包夹,才是更为正确的选择。 

 关将军何许人也,付燚只是稍稍一说,自然也就立即明白了过来。 

 不过,与付燚所想的不同的是,关将军虽然是认可了付燚对接下来战事的判断,但却并没有认同要离开荆州的想法。 

 无他,关将军固然知道,在扬州他能有更多的仗可以打,但关将军却也知道,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他在荆州,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很简单的道理,他在荆州、在宛城,才能牵制魏军更多的兵力。 

 就像此番对吴的大战,随着关将军离开了宛城,只留下了关平和刘封带着两万多兵马驻守其中,而对面的魏军呢,兵力也是锐减。 

 不仅是洛阳的兵力减少到只有两万许,就连颍川郡的兵力也被抽调了大半。 

 但凡关将军在宛城坐镇,你看魏国敢如此抽调兵力? 

 毫不客气地说,关将军一人,足足抵得上五万大军。 

 这强制的效果,越是在魏国的腹心地带,就越是明显。甚至,更高过了关将军在战场上厮杀的作用。 

 想明白了这点,关将军的心中也是有了决断。 

 只是,关将军却也并没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付燚。而是,默默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付燚的说法。 

 眼见着关将军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付燚也是十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