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流民歌心生恻隐 囤粮案引人生疑(第3页)

 柳明诚不是莽撞之人,他敢这样做就一定是有把握的,这说明他手中的存粮至少在十万石以上,或者说他自信有能力筹到十万石粮!可他哪来的自信和渠道呢?

 怪不得那日看到柳明诚招兵、募工的奏章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原来不对之处便在这里!自己当时也是被缺粮一事搞得晕头转向,一时之间竟没反应过来!

 想到此处,他即刻招来心腹吩咐几句,数日后便得到了望州传回来的消息:望州之粮疑似从东吴走私而来,而直接主导走私一事的正是那位大公子柳翀!

 杜延年大喜过望,正愁抓不住这爷儿俩的把柄呢,如今正好送上门来。柳明诚啊柳明诚,私通敌国,你这可是自寻死路!

 他当即将此事写成奏章,便欲进宫面圣,走出房门却见杜心悦正坐在院中暗自垂泪。他心中一揪,便赶紧凑了过去:“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没有谁欺负我,”杜心悦将手中的一页纸递给了杜延年,正是她从柳翀的信中抄录的《流民歌》,“父亲,女儿偶然得了这一首诗,读之心酸,故而落泪。”

 杜延年将纸接过读了一遍,心中恻然。

 “父亲,虽说您与那位柳德甫不和,可听哥哥所言,他此次赈灾有方,活人无数。在女儿看来,就凭这一点,他就与父亲一般,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杜延年看着爱女的殷殷目光,心中翻江倒海、五味杂陈,柳德甫在想尽办法赈灾,自己却在借机排除异己,这般行径还当得起女儿口中的“大丈夫”一称吗?这些年跟柳德甫作对几乎成了习惯,竟有些忘记了当初是因为什么跟他闹翻的?

 他默默踱回房间,将适才写好的奏章撕了个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