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一百七十章 口琴与箫与政治(第2页)
一顶红色的达波禅修帽,款式很别致,朴实的僧袍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清秀人影正在观赏江景,望着滔滔江水贯穿大峡谷,感慨着宇宙之伟大。“四方上下为宇,往古来今曰宙”,再没有什么力量能比大自然更神奇!
忽然,他来了兴致,往江边的草地上一坐,背靠着棵大树,从怀中掏出个一柄两股、中设一簧、簧长与股等、簧端点以蜡珠的物件来。此物名“特木尔呼尔”,即口琴是也。好一位有情趣的僧人!横衔其股于口,以指鼓簧,转舌嘘吸以成音。
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呜呜~呜呜~”如泣如诉、呜咽、悠呜、幽呜的声音如风吹过。这是绰尔(一种箫)的声音。
吹绰尔者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和尚,戴着密宗大和尚常戴的五佛冠,手持一根通体碧绿、二尺有余的绰尔,豪迈洒脱地吹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曲声充满清高和正直,凌云有意,宁折不弯。
“阿弥陀佛,原来是达钦大上师,一别经年,您风采依旧呢”,吹口琴的僧人淡淡地一笑,露出满口洁白如玉的牙。
“您也没什么变化,却朱嘉措大上师”,吹箫的僧人亦是一笑,“真羡慕您呀!住在达波这块宝地,每日能观江水之滔滔,领悟精妙的佛法禅意,定能比我等先成道果”。
“我听说您并不修道果,而是修贵派的十三金法,与我一样,同属密宗”,吹口琴的僧人呵呵一笑,和他打着趣。这位和尚可非同小可,乃是噶举红帽脉的大和尚却朱嘉措,与黑帽脉的曲引多吉并列为噶举两大枝脉的法台。虽然随着曲引多吉被藏巴汗封为国师、上一任红帽法台却吉旺秋被独狼阿尔斯兰杀死,红帽的势力不如黑帽,可毕竟也算一脉宗师,在噶举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那吹箫的僧人也不是一般人,乃是萨迦派的达钦大和尚,在派中的地位仅次于天津大和尚,主修十三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