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师见朕亦如是(第3页)
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苯派的历史比佛教久远得多,诞生于象雄古国。象雄古国(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至少在4000年前即形成,公元645年被吐蕃王朝征服。如今雪域的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等,都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就连藏文,也不过是象雄文字的改良。
??
桑杰林巴来到了后山的岩壁,望着壁上一个深深的印记,久久不言。相传当年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四处宏法,在三十三座灵山上留下了印记,留给孜珠山的,便是这深深的脚印。
佛祖作为象雄国幸氏族(苯派经书称穆氏族)的第九代王子,在三十一岁时毅然抛弃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出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播“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苯派。这是何等的大慈悲!
“佛祖啊,我教三千多年的基业即将毁于一旦,弟子该何去何从?请给弟子指引!”桑杰林巴大和尚在内心痛苦地呐喊。
他没法不痛苦,十几年前他为了振兴苯派,与白利土司结成同盟。他助他一统康绒,他要他独尊苯派。刚开始很顺利,一度有复兴之势。千不该万不该,招惹了蒙古人,结果僧兵败了,煞星打上了门。唉!出家人理应不问世事,人间的帝王打打杀杀,和我有何干系?为何要帮白利土司、导致引火烧身!
“大上师,不好了,蒙古军到山下了”,一名温布(中级僧官)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他们正在唱歌,咱们该怎么办?”
“阿弥陀佛”,桑杰林巴恢复了镇定,“什么都不用做,一切听从佛祖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