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莲花遣使招三汗(下)

 第391章 莲花遣使招三汗(下)

 辽阔的哈萨克大草原中部,土尔克斯坦城静悄悄地立着,没有布哈拉城的繁荣,也没有希瓦城的美丽(古谚云:“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有的只是辽阔和苍凉。这里是哈萨克汗国的国都,也是中亚的政治中心。

 三十八岁的杨吉尔汗依然保持着蒙古人的传统,不住宫殿住帐篷,悠闲地在大帐内啜着骆驼奶。他的身体异常强壮,年轻时便是部落里数一数二的勇士,被部属尊称为“威武雄壮的杨吉尔汗”。汗的眼睛眯着,了解他的心腹都知道这是汗高兴时的状态。的确很高兴,参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新苏丹登基礼的使臣回来了,说是受到对方极隆重的礼遇。

 五年前,杨吉尔汗的父亲额什木汗去世,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需要由国内的贵族在库里尔台大会上推选新汗。作为部落里有名的勇士,手中又掌握着强大的东方军团,他很自信,认为新汗非自己莫属。不料居然没有得到多数贵族的支持,他们推举出好几位候选人,与年轻的他鼎足而立。

 这如何能忍?库里尔台大会不过是形式而已,贵族老爷们居然还当真了!于是,杨吉尔汗用手中强大的东方军团压服中央军团和各地的贵族,送那几个候选人回归长生天的怀抱,自己封自己为汗。虽然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可违反传统、不经库里尔台大会选举,却让他有得位不正的隐忧。为了压服反对势力,不得不将忠于自己的军队分驻各地,搞得国都土尔克斯坦城只有三千守军。

 为了坐稳汗位,他大办外交,在压服布哈拉、希瓦两个小弟的同时,注重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鲁密国)、克里米亚汗国、波斯的萨非王朝搞好关系。后面三国中,克里米亚与哈萨克同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建立的国家,同文同种,关系最好;可最强大的,却非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莫属,乃是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

 因为大家都信“安拉”,在共同的信仰支持下,杨吉尔汗的外交办得很好,得到各国的广泛支持,汗位也稳定了许多。前些日子,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易卜拉欣一世死去,皇太后柯塞姆扶保年幼的默罕默德四世继位,他立即派出使臣参加新苏丹的继位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