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莲花遣使招三汗(下)(第2页)

 使臣不仅受到对方极隆重的礼遇,还带来了新苏丹写给他的信。信中称赞他为:“正义与崇高精神的化身、友谊与和平旗帜的旗手、叶思兰世界边境的守护者”;还说两国的友谊正如《圣训》所言,“情感如同阵列中的勇士,随着相互之间的沟通而变得愈加亲密和稳固”;希望两国开展更多的交往、沟通和互动;最后,新汗亲手为使臣披上了一件长袍,在哈萨克人的传统中,为客人披上长袍意味着表示高度的尊重。

 听到使臣的汇报,杨吉尔汗很开心,这表明哈萨克在外交上依然拥有强国奥斯曼土耳其的友谊。继位五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地积蓄汗国的实力,尤其是发展汗国的军事实力,期望有一天能恢复祖先的荣耀。

 事实上,在中亚,哈萨克汗国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大国,有学者统计,1513年至1720年间,人口总数维持在130万至180万之间,按照蒙古的传统,“五口一兵或三口一兵”,该国可以出动的总兵力高达三十多万。若真能整合起来,争霸天下不是梦!可惜如今却分裂成小玉兹地区的喀剌塞克、阿达依、铁勒吾、阿拉什、阿尔钦;中玉兹地区的乃蛮、钦察、弘吉剌、克烈、阿儿浑、瓦克、蔑儿乞、克烈;大玉兹地区的札剌亦儿、杜格拉特、康里、阿尔班、素宛、钖尔克烈等部,难以形成合力。

 作为成吉思汗的子孙,哈萨克的历代大汗都骁勇善战,差一点就统一了中亚。五十年前,战无不胜的塔武克勒汗在“布哈拉攻城战”中负伤去世,成为汗国第五位战死沙场的可汗。他的意外去世给了即将被攻灭的布哈拉汗国喘息之机。在军队主力损失殆尽、北方疆域和众多大城市沦陷的情况下,为避免亡国命运,布哈拉汗伊玛目·库里派遣使团到撒马尔罕城请降。塔武克勒汗的弟弟、杨吉尔的父亲额什木汗此时刚登上汗位,勉强同意,双方签订了着名的《撒马尔罕条约》。根据和约,河中全境和塔什干地区并入哈萨克,布哈拉赔付战争赔款,成为哈萨克的藩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