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移跸以避清人锋(下)

 第667章 移跸以避清人锋(下)

 移跸的日子到了,永历帝率领文武百官离开昆明,临行之前,李定国传谕百姓:“本藩在滇多年,与尔人民情均父子。今国事颠危,朝廷移跸,势难同尔等偕行。恐清兵一至,杀掠婬污,猝难逃避,尔等宜乘本藩未行时,各速远遁,毋致自误”。

 昆明百姓见此谕,知道大祸临头,八旗兵喜好烧杀抢掠的名声远扬,城内城外哭声鼎沸,不少人扶老携幼随军向西逃难。

 “巩昌王,汝在朝廷和军民撤退以后,须将昆明一带的仓库储存粮食烧毁,以免资敌”,李定国叮嘱白文选。

 “晋王放心,未将省得”,白文选慨然答应。

 朝廷和军民撤退后,白文选正欲命部下放火,忽有大学士雷跃龙持永历帝圣旨而来,“巩昌王且慢放火,陛下有旨,‘恐清师至此无粮,徒苦我百姓,不得烧毁粮草’。

 一听这旨意,白文选傻了眼,暗道这个节骨眼上,皇帝怎可犯妇人之仁?可皇命不可违,只得悻悻离开。其时,贵州地瘠民贫,清军沿途筹粮已极为困难,若烧掉粮草,必然难以追击明军。永历帝不让部下放火,顿时解了清军燃眉之急。此事洪承畴在奏疏里有提及,“所赖王师驻省城,征南将军大兵驻宜良,俱有得获贼遗粮米。职前三月内到云南,所以二路大兵得支至今九月方完,不待用银买运,计节省银数甚多”。信中说,留在昆明、宜良的粮食从三月吃到九月,足足供应了入滇清军半年以上的食用,真正是养肥了清军,拖垮了自己。

 永历帝一行逃得很匆忙,以致于玉玺都没带全。有一颗“敕命之宝”,被砸成两半扔在昆明五华山上,朱由榔等撤离时的慌乱可见一斑。

 放弃昆明以后,按照原先的计划,庆阳王冯双礼、广平伯陈建、武功伯王会、延安王(艾能奇)长子艾承业率部向四川建昌转移。朱由榔等则从楚雄出发,十二月二十四日到达赵州。这时清兵已逼近交水,李定国在二十一日领兵撤出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