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青冢留诗渡黑河
第717章 青冢留诗渡黑河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写的是一个可怜女子:王昭君。想当初王家有女初长成,选入掖庭为宫女,却因为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而得不到皇帝临幸,最后又被汉元帝赐于匈奴呼韩邪单于,由此留下昭君出塞、平沙落雁等一系列传说。“青冢”便是这可怜女子的墓,“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历代关于“青冢”的诗句很多,“死留青冢使人嗟”、“谁家青冢年年青”之类,不胜唏嘘,可却写不尽伊人的悲伤。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去世,她向汉廷上书求归,却被汉成帝敕令“从胡俗”,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再也回不到中原。
于伊人,固然不幸;于汉、匈奴两族,却消弭了战争。牧民们都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单于。出塞的马队走到黑河边,朔风怒号,走石飞沙,昭君弹起心爱的琵琶,不一会儿,遍地长满青草,开出野花,阴山变绿,黑水变清,还飞来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马队头顶上飞翔和啼叫。单于和匈奴百姓高兴极了,便在这里定居。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她从美丽的锦囊里取出几粒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成群的羊马骆驼……
莲花大可汗带着他的复仇大军来到此处,说也奇怪,刚到青冢,漫天的风雪忽然小了。难道是昭君有灵,怜悯大军远来辛苦?
“今日且在特木尔乌尔琥(蒙语称青冢为特木尔乌尔琥)扎营,抓紧时间于水窄处铺设浮桥,明日便渡黑河”,苏勒坦平静地下令。
“是”,诸将领命准备不提。
大可汗却兴起怀古之意,召来博学的礼部尚书博贝问:“博贝,你说这昭君墓是真的还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