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介休范氏有客至

 第726章 介休范氏有客至

 “咳~咳~咳~”长袍、马褂、瓜皮帽,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映射出岁月沧桑。范永斗躺在躺椅上咳嗽着,费力呼吸老家的空气,他老了,再无当年的雄心和活力,只想像归根的落叶一样待在家乡养老。无论如何,他这一生也算精彩绝伦,完成了年轻时振兴介休范氏的心愿。

 介休范氏明初时便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贸易,传至范永斗已历七代。当年,范永斗的老爹范明因为摘了几枚未成熟的青枣吃,挨了范永斗祖父的打骂,一气之下带着三个儿子永魁、永星、永斗跑到张家口做生意,结识了不少女真贵族,十年便赚数千金,为介休范氏的兴旺打下基础。范永斗执掌范家后,范家与女真人的利益捆绑到一起,成为赫赫有名的“八大皇商”之首,除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外,还垄断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贵重药材市场,商业触角涉及绸、布、茶、粮、铁等各行各业。作为一名商人,成就可谓远大;可作为一名汉人,只知追逐利益、毫无家国情怀的他却被世人所不耻。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能振兴范氏,脸皮什么的,何足道哉?

 “父亲”,范三拔小心地呼唤了一声,生怕范永斗会因为咳嗽,一口气喘不上来。

 “呃~汝不待在张家口,回老家做甚?可是发生了大事?”老头儿边咳嗽边吃力地问。

 “孩儿得到消息:曹三喜派其子曹玉蕃拜访了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大同道王度,向卫军赠送大批粮食。太谷曹氏极可能是冲着大同的铁矿和冶炼场去的,恐怕会对我范氏的铁器贸易造成冲击”,范三拔焦急地说。

 这个年代,晋商的实力非同小可,除了以介休范氏为首的“八大皇商”外,还有众多其他大商号。太谷曹氏便是其中之一。当年,曹氏的曹三喜独闯关东谋生,来到东北三座塔(今辽宁朝阳),先做佣工,后来租地耕种,再后来开设三太老号豆腐坊、公义店烧锅作坊、三隆粮店、三太号钱铺、三隆永杂货铺等多家商号,经营银钱业、绸缎、布匹、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行业,是有实力与介休范氏掰手腕的大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