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朝廷怪罪本镇担
第725章 朝廷怪罪本镇担
“白抚院切莫这么说,您奉皇命巡抚山西,吾等可都仰望北斗般仰望着您呢,卫军攻破偏头关,还请您拿个主意,末将等只管遵命便是”,李好贤笑嘻嘻又将责任甩给白如梅。
“李总镇,吾乃一介文官,哪懂兵事?汝是太原总镇,守太原有责,莫要推托,快说说看法吧”,白如梅谦虚地说。这位白巡抚既非汉人,亦非满人,而是世代居于沈阳的朝鲜人,隶汉军镶白旗。他说自己不懂兵事,其实不然,此人担任山西巡抚期间,镇压义军余部十分得力,多次得到清廷的嘉奖,怎么会不懂兵事?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此人城府很深,知道卫军攻克偏头关后,己方的形势不妙,所以想让李好贤来做决策,将来一旦战败,也好推托自身的责任。
“既然抚院硬要吾讲,吾便说说自己的陋见”,李好贤见状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将在场众人吓了一大跳,“卫军已经连夺偏头关和老营堡,我军驻于宁武、雁门二关的守军必须立即撤退,否则便会陷入敌人包围之中。吾的意见是,立即令蒲州协副将徐长春、平阳营参将刘鼎所部撤往忻州、定襄;汾州营参将郭虎、潞安营参将刘景山、泽州营都司黄绍炅部撤往榆枣关;抚标营参将高国盛留守太原府城;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部北上静乐、沙婆岭布防;吾自率督标、太原城守营赶往忻州”。
“嘭~”察哈泰闻言气得拍了桌子,“谁都知道宁武、雁门二关乃天下少有的雄关,李总镇不发一矢便要放弃两座雄关,难道不怕皇上怪罪吗?”
“是啊,李总镇,形势还未到放弃宁武、雁门的程度吧,不如再坚守一段时间?”山西按察使于际清一向喜欢阿附满官,见察哈泰发话,立即赞同。
“章京是知兵之人,应该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卫军已攻占大同,宁武、雁门二关的粮草只能靠太原转运。如果敌军再攻下宁化所、五台县,二关的粮道便断了,纵有如铁雄关,又有何用?”李好贤笑眯眯地看着察哈泰。见他不吭声,忽然正色道:“朝廷如果怪罪,本镇担着”。
听他如此说,察哈泰神色缓和下来,“末将愿听总镇调遣”。这个态度着实出乎众将预料,毕竟察哈泰所率的一甲喇八旗满洲、一甲喇八旗汉军并不属于太原镇建制,理论上李好贤管不着,甚至连山西巡抚白如梅的帐也不一定买。可如今桀傲不驯的满洲大爷居然心甘情愿听从指挥,倒让众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