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起义师突袭重庆(下)(第3页)
听说土兵在自己侧后方登陆,清建昌镇总兵王明德大惊,留下一千兵马守重庆,自己带着两千精兵赶往佛图关,又派快船去铜锣峡给程廷俊报信。佛图关位于重庆城西,地势险峻,两侧环水,三面悬崖,高百余丈,自古便有“四塞之险,甲于天下“之说。
“没想到重庆如斯难打!”马万年望着险峻的关城由衷称赞。此前,他已派人试着攻了几次,对方据险而守,均告失败。
“马兄,咱们攻打重庆的目的是为了围魏救赵,策应庆符王,不,监国陛下。如今声势造得如此之大,相信清廷顾不得再打眉州,咱们的任务完成矣”,冉奇镳兴起撤
军之念。
“莫急,再等数日,若破不了关再撤不迟”,马万年却依然对拿下重庆抱有希望。
——
“什么!明军由江津渡江、正在攻打佛图关?”听到这消息后,程廷俊大惊,定了定神后,命副将尚应成部守铜锣峡,自己率五千军队乘船返回巴县。
回重庆后,听说佛图关依然在己军手中,他才舒了口气,率军来援王明德。程、王合兵后,兵力达到七千,超过明军的近五千人马。攻守之势易焉,二将转守为攻,与明军在佛图关下大战。
“列阵!”随着程廷俊一声令下,清军开始列螃蟹阵。全阵分左、中、右三军,中间少,两翼多,形似螃蟹。
“列阵!”马万年也下达军令,明军列锥形阵,分左右两军,各队俱按一、三、五、七、九,五层排列,形似尖锥。
见明军仅分左右两军,程廷俊冷笑,喝道:“变阵!”他这螃蟹阵贵在灵活,可以根据敌情变化,只须几个大旗手娴习,全军望大旗向那里,就向那里奔赴。如今见明军仅分左右两军,便以己阵的中军分益左右两翼,也成两军。大旗手闻令晃动大旗,清军中军迅速往两翼移动,须臾由左中右三军变成左右两军,左对右,右对左。他的军队人数比白杆兵多,装备也比白杆兵好,自信必胜。
“呯~呯~呯~”
“嗖~嗖~嗖~”
先是铳矢互射,不住地有人倒下,清军的披甲率比土兵高,在这个环节伤亡小于土兵。然而,真正决定性地战斗还是阵战,白刃相交,列阵而战,极其考验士兵的坚韧和对阵法的熟悉。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处处可见断肢残臂。双方每倒下一个人,后面的人便会替补。一开始,都很顽强,虽伤亡很大,阵形皆不乱。渐渐地,死去的人越来越多,清兵开始感到恐惧,有人畏缩不前,有人开始后缩,甚至出现逃兵;白杆兵却不敢逃,一人逃跑,全队乃至全家遭殃的连坐法令他们宁愿死也不敢逃。
清军的阵形乱了,土兵的阵形仍然整齐,按一、三、五、七、九,五层的顺序连续不断地冲击清阵。等到第五层扎入清阵后,马万年的瞳孔瞪得滚圆,自家人知自家事,白杆兵的菁华俱在前五层,若第五层与清军相接后仍不能破阵,自己便败了。
“死吧!”明军勇将秦翼明手中的白杆矛狠狠一戳,送清建昌镇标右营游击关天爵见了阎王,又拔出佩刀,砍落关天爵的将旗。见将旗倒落,建昌镇标右营将士大哗,纷纷败逃,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土军靠拢
“杀!”见表叔这边得手,马万年发了声喊,领着身边的亲卫冲向清军,扩大战果。
很快,清建昌镇副将李应龙部被土兵击溃,李应龙本人也被马万年之弟马万春砍下首级。建昌镇左营、重夔镇左营、重夔镇右营、巴县城守营……纷纷败逃。败军裹挟着程廷俊的中军节节后退。
“白杆兵果然名不虚传,五千人居然击败了我的七千人!”程廷俊长叹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下令撤退。
败军狼狈逃回佛图关,尚未及喘息,土兵又追着败军杀向关来。程廷俊、王明德无法,只得撤回巴县,据城而守。
清军没来援军时,土兵们攻不破佛图关,来了援军,反倒轻松破关。马万年暗呼祖宗保佑,趁势攻城。被逼入绝境的程廷俊、王明德拼死抵抗,巴县的城防又坚固,一时半会打不下来。程廷俊索性放弃铜锣峡,将军队全部集中于重庆府城巴县,一边依赖城防与土兵对峙,一边派人飞马传信给川陕总督李国英、四川巡抚高民瞻,请求增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