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遣使臣北京议和(上)(第2页)
成克巩的辛苦,只是筹钱的辛苦,一旦筹足银子便可以松一口气。最累的却是礼部尚书衔兼理藩院事的两位尚书渥赫和王崇简。从一个月前西番使臣进京,他俩便领着理藩院王会清吏司的一帮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帖写书吏等,忙得不可开交。从安排使臣住宿,到外交礼仪上的各种争锋,怎一个累字了得。如今终于到了接见的时刻,更是将心提到嗓子眼,生怕出纰漏、引得龙颜大怒。
——
京师鸿胪寺会同馆内,大卫正使左射斗挺着肥硕的大肚腩惬意地躺在一张躺椅上,丝毫没有即将见到顺治皇帝的紧张和不安。他本是清朝洛川知县,陕西大贼王永强起兵反清时降了王永强,后王永强归顺大卫,便做了大卫国的官。说来也怪,在清朝时,他不过是一介小小县令,可到了大卫国竟官运亨通,直做到礼部左侍郎的高位。据说莲花大可汗还经常对人说:“左射斗的大肚子里面装的可不是草,而是满腹的阴谋诡计”。
见他如此淡定,副使、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汪蛟暗暗佩服:少宗伯(礼部侍郎尊称)如此云淡风轻,真乃名士风度也!汪蛟本是明朝吏部文选司郎中,永历帝南逃缅甸时,他不肯随行,躲藏于山中隐居。明降官任僎被莲花大可汗任为贵州巡抚后,依大汗意思,招揽前明官员为官。任僎知道其人有才,特意命永历朝兵部侍郎万年策前往招揽,好说歹说,方才出山,被任为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当然,任僎如此热衷于招揽人才,并不纯是为了遵从圣命,而是希望多举荐一些降官,巩固自身的地位。此亦是官场常态,自古有之。此时的大卫朝堂,莫说汉人里分陕西乡党、前明降官、清朝降官、大西旧将等多个派系,便是蒙古人中亦隐隐有分成卫拉特蒙古、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之势。大家形成派系、彼此间才好互相照应嘛。
“啊~”左射斗舒服地打了个大哈欠,谓汪蛟曰:“清国的官儿可说的是今日觐见?”
“是也,少宗伯”,汪蛟有些着急,“按说时辰也快到了,可不知为何仍不见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