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解争端驰援盖州(第2页)

 李棩听出了味道,柔声说道:“朴卿可有退军之法”

 “殿下,臣在卫军中待过些日子,深知那些胡人虽然野蛮却甚是重情义,他们视与他们并肩作战过的汉旅为袍泽。而汉旅曾经有过兵变之举,担心回国后遭到报复,请求驻于离卫国边境近的义州被否,心中不自安在义州附近另筑新城、又再次被遣使责备。卫军想为汉旅出头,这才发兵南下。只要同意汉旅入驻新城并发放军饷,卫军定会退回鸭绿江北岸”,朴而昭认真分析。

 “可恶!胡虏南侵,你不但不让殿下派军痛击,反而一味向胡虏屈服示弱,是何居心”宋浚吉大怒。

 “国家大事岂能逞匹夫之勇左参赞让殿下派兵出击,请问哪位愿领军出征”朴而昭不屑地问。此问一出,满堂大臣居然无一人敢应声。

 李棩暗自叹了口气,语气愈发柔和,“朴卿,若孤应允汉旅驻于其所筑新城并发放粮饷,卫国会退军吗”

 “臣以为卫国会退军,为防万一,可让淑敬公主修书给楚王。楚王既是卫军统帅又是淑敬公主的夫君,定会讲些情面”,朴而昭事先已与楚王通过信,胸有成竹。

 “好!孤立即让人以淑敬的名义修书给楚王”,李棩充满期盼地望向朴而昭,“与卫国议和之事便全权交于朴卿,务

必让他们尽快撤军”。

 “臣敢不从命,愿骑快马立即驰入卫军营中,促其尽快撤军”,朴而昭说道。

 当看到风尘仆仆的朴而昭时,大卫国的楚王殿下不禁哈哈大笑,口中吐出三个字:“事成了”

 “回殿下的话,下臣不辱使命,朝王李棩已经应允汉旅驻于新义州并发放粮饷”,朴而昭微笑。

 “你很好!”宝音轻轻地锤了他一拳以示亲昵,又谓众将曰:“明日全军返回,过江后,滕吉泰、董夷思拉布、朝尔留守鸭绿江北岸,其余诸将随孤救援盖州”。“军报!盖州军报”鸭绿江畔的卫军大营内,楚王宝音收到辽南总兵王国泰的求援军报,看后大惊失色。此时大卫国刚和朝鲜签定盟约,得到二十万两银子,他也被老父亲指定了王妃:朝鲜的淑敬公主,虽然佳人尚未过门,可听说是个美人儿,心情本是极好的。

 然而与朝鲜的交涉尚有桩小插曲未能解决,那就是帮助卫国作战的朝鲜汉旅王以文部的归属。王部本有二千之众,皆是寄居朝鲜的明国人,在战争中伤亡一半,只剩一千,如今辽南的战事告一段落,自然要回到朝鲜。可有一宗,当年王以文、裴三生、郑先甲等人为了促成大卫和朝鲜的联盟,发动兵变逼迫朝王李棩,这种以下克上的举动在朝鲜可是大忌,虽然朝王同意了卫国的要求,将王以文由从二品的训练大将升为正二品的提调,裴三生、郑先甲皆由偏将升为训练大将。可当卫方要求王以文部驻于鸭绿江南岸的军事重地义州时,却遭到断然拒绝。这其实是一种试探,试探朝王对汉旅的态度,如果大卫没有能力保护投奔自己的人,将来谁还敢投奔大卫呢李棩不肯让汉旅入驻离边境近的义州,而是坚持将他们调到离边境远的江原道。这让卫方很担心,担心汉旅一旦进入江原道会被就地遣散。宝音立即采取行动,将战争中俘虏的一千清军俘虏编入汉旅,让这支军队的数量扩充到两千,然后命王以文率部在义州西南方百余里处重新筑城,名曰新义州。对此,朝鲜方面表示抗议并拒绝支付军饷。见他们如此不识抬举,楚王殿下勃然大怒,准备再次渡江南侵,劫掠朝鲜。恰在此时收到了王国泰求援的军报。

 “唉!孤正打算教训一下不听话的朝鲜人,顺便缴获些物资,不想清军居然渡海而来,可恶!”宝音忿忿地说。

 “殿下,咱们与朝鲜的事情尚未解决,倘若此时离开鸭绿江,朝鲜降而复叛与进入辽南的清军互相呼应,该怎么办”漠面万户长巴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