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解争端驰援盖州(第3页)
听了巴拜这话,宝音沉吟不语。
“殿下,我以为应该尽速与朝鲜就汉旅归属问题达成一致”,车臣侯巴布说道。
宝音皱眉,“理是这个理,可如何才能让朝王尽快妥协呢”
巴布忽然卡壳,众将一时也没什么好法子,大帐内一片寂静。
札萨克图公旺楚克忽然笑起来,“殿下勿忧,朝王李棩素来胆小,见我大军南下,必然立即屈服。为防有失,可派人暗中通知朴而昭想法子,听说他甚得朝王器重,如今已经是兵曹参知矣”。
“妙啊!朴而昭那厮打仗不行,欺上瞒下的功夫却是一流”,宝音哈哈大笑,“传令全军,明日渡过鸭绿江,好好狩猎!”
听到“狩猎”二字,诸将顿时来了精神。朝鲜军队孱弱,尤其不擅长野战,是很好的抢劫对象,大家伙都想在狩猎中发点小财。
次日一早,近一万三千卫军骑兵从已经结冰的江面上蜂拥南下,连续进入平安道、咸镜道、黄海道,并不攻城,只劫掠沿途的村镇,抢夺人口和财富。如入无人之境般,居然没有多少朝鲜军队敢出城迎战,偶尔出现的几支也被卫军骑兵轻松歼灭。仅仅伤亡了百余人,便俘获了三万人口和大量金银辎重,逼近朝鲜重地开城。
告急的文书雪般飘向汉城,朝王李棩坐不住了,召集郑太和、沈之源、元斗杓、李景奭、宋时烈、宋浚吉等重臣商议。结果众人皆不说话,拿眼望着曾经的卫使、今日的兵曹参知朴而昭。
“朴而昭,你舌灿莲,诓骗殿下说卫国对朝鲜如何有善意,今盟约未干,卫军又再次南下这便是你口中的善意吗”宋时烈率先怒斥朴而昭,打破了沉默。宋大儒一带头,朝堂上立即骂声一片。打仗,这些大臣未必行,骂人的本事却是一流。“骂吧尽管骂,如果骂死下官能让卫国退军,下官情愿让诸公骂死”,朴而昭平静地说。
李棩听出了味道,柔声说道:“朴卿可有退军之法”
“殿下,臣在卫军中待过些日子,深知那些胡人虽然野蛮却甚是重情义,他们视与他们并肩作战过的汉旅为袍泽。而汉旅曾经有过兵变之举,担心回国后遭到报复,请求驻于离卫国边境近的义州被否,心中不自安在义州附近另筑新城、又再次被遣使责备。卫军想为汉旅出头,这才发兵南下。只要同意汉旅入驻新城并发放军饷,卫军定会退回鸭绿江北岸”,朴而昭认真分析。
“可恶!胡虏南侵,你不但不让殿下派军痛击,反而一味向胡虏屈服示弱,是何居心”宋浚吉大怒。
“国家大事岂能逞匹夫之勇左参赞让殿下派兵出击,请问
哪位愿领军出征”朴而昭不屑地问。此问一出,满堂大臣居然无一人敢应声。
李棩暗自叹了口气,语气愈发柔和,“朴卿,若孤应允汉旅驻于其所筑新城并发放粮饷,卫国会退军吗”
“臣以为卫国会退军,为防万一,可让淑敬公主修书给楚王。楚王既是卫军统帅又是淑敬公主的夫君,定会讲些情面”,朴而昭事先已与楚王通过信,胸有成竹。
“好!孤立即让人以淑敬的名义修书给楚王”,李棩充满期盼地望向朴而昭,“与卫国议和之事便全权交于朴卿,务必让他们尽快撤军”。
“臣敢不从命,愿骑快马立即驰入卫军营中,促其尽快撤军”,朴而昭说道。
当看到风尘仆仆的朴而昭时,大卫国的楚王殿下不禁哈哈大笑,口中吐出三个字:“事成了”
“回殿下的话,下臣不辱使命,朝王李棩已经应允汉旅驻于新义州并发放粮饷”,朴而昭微笑。
“你很好!”宝音轻轻地锤了他一拳以示亲昵,又谓众将曰:“明日全军返回,过江后,滕吉泰、董夷思拉布、朝尔留守鸭绿江北岸,其余诸将随孤救援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