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土司分治加推恩(第2页)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土司权力很大,容易造成土司叛乱。


 但是,这个缺点在当下不存在。


 因为现在即便没有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各蛮夷酋首实际上就是在自治,且叛乱不休。


 朝廷的强行插手,既没有收上来多少税,还有平不完的叛乱。


 东吴在这方面最为经典,蜀汉虽然比他好些,但也没好太多。


 虽然在诸葛亮的主持下,蜀汉一直坚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总方针,比较完好地处理了复杂的民族问题。


 但是对于税收这一块,还是很看重的。


 毕竟是南方,想要跟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的中原抗衡,征收蛮夷的赋税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司制度能够让蛮夷交税,在当下是利大于弊的。


 以后更进一步的改土归流,至少要等到科举大兴,朝廷有了足够的人才队伍才有实现的可能。


 “干脆趁着给予他们正式名号的时候,大搞君长批发。”


 “世子殿下,何为批发?”


 “就是数量很多的意思。”


 刘禅所想的便是不设郡一级的土司,而将他们大量细分。


 最起码分到县,若是进一步分到乡自然更好。


 然而,这时候马良却是皱眉。


 因为他看出了刘禅的想法虽好,但是只怕那些较大的蛮夷部族不会乖乖被拆分,甚至有可能为此发生叛乱。


 “以文化习俗拆分或许能拆分出七八个部族,已经算是卓有成效了。”


 “若强行继续拆分,只怕其酋首会裹挟部众作乱,世子殿下切不可冒进啊。”


 马良生怕以刘禅强硬的性子便是逼着蛮人造反也要分下去,因此劝谏的时候已经站起来郑重拱手。


 刘禅摇头笑道:“马掾史,先汉孝武皇帝已经给出答案了,难道抄作业都不会吗?”


 闻言,马良先是一愣,随后面露恍然。


 是啊,推恩令!


 刘禅见其明悟,便继续道:“没错,各部君长是有兄弟的,他们的权利应当受到朝廷的保护。”


 “各君长也会有好几个孩子,也不能厚此薄彼,毕竟人人……呃,毕竟他们留着共同的血脉。”


 而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做好开头,形成惯例,让蛮夷习惯此事,后面便能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