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刘瑶下西洋(第2页)

 

经过一年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印度东南部的德干高原东部沿海平原。

 

这片土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丰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使得这一带降水丰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刘瑶站在船头,望着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他知道,这片土地将成为他建功立业的起点。

 

他立即下令在登陆地点建设港口,作为未来与中原联系的枢纽节点。

 

第一次带来的是王三师,也就是七千五百人的精锐部队。

 

站稳脚跟之后,他立刻命令舰队返航,去将他的一万户人口、粮草,物资全都带来。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西蜀王国将占据中间位置,更有商业优势。

 

来自西方的阿拉伯海船和东方的海船,都得在他这里停驻休养。

 

然而,这片土地并非无人之境。

 

港口建设同时,他也打探到沿海平原上分布着十二个夷人聚落。

这些夷人虽然文明程度较低,但勇猛善战,对外来者充满敌意。

 

带来的西洋向导竟然觊觎他带来的财富,在翻译的时候使坏,鼓动夷人袭击汉军。

 

刘瑶决定诉诸武力,他没有被愤怒裹挟心智,而是冷静的下令先收集周围的情报。

 

等数月之后,将士们都适应了本地的水土后才发起进攻。

 

他下令西蜀将军虞耸率领精锐兵马,逐一讨伐这些夷人聚落。

 

十二个夷人聚落并不团结,他们彼此间也有争斗。

 

刘瑶每次只攻打其中一个聚落,一开始,其他聚落甚至还会出兵助战,教训仇敌。

 

这些部落不大,大的几千人,小的一千多人,每个部落一千人的精锐汉军就能剿灭了。

 

更何况,他这里有七千五百人的精锐。

 

随着七八个聚落被虞耸剿灭之后,这些人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

 

一年半的时间,十二个夷人部落被消灭了十一个,最后一个主力被打败后,妇孺逃跑了。

 

大汉特色奇观建筑京观建立起来后,整个沿海地区的方圆百里之内就被荡平了。

 

然后,凡是被抓到的全部都当做苦力去工作了。

 

“此处临近海滨,多为平原,地势偏低,降水丰沛,若不提前做好防水措施,极易被水淹。”

 

刘瑶并未将这些俘虏处死,而是将他们集中起来,命令他们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都城“念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