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莫一心三用

第141章 函谷大梁(第2页)

 “大脑具有自主记忆功能,会无差别记忆各种信息,进而产生自主意识,意识的力量会逐渐增强,直至有能力影响体内气机的自主运转,这叫主观能力,随着主观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影响并取代先天之力,也可以称为客观能力,这就是人体衰退的过程,当人感受到危机,能够意识到主观能力不能取代或压制客观能力,就叫开悟,开悟之后,就是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就是要回归本我,逐渐消磨掉自己的主观意识力量,顺先天而为,也叫顺道而为,返璞归真,这样才能精准的感受天地玄机、众妙之门。”

 “修心是掌握玄门术数的根本。这一道难关寻常人根本领会不到。”

 “《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对天道的描述很贴切,也只能传其形,不能得其神。光明又好似暗昧;前进又好似后退;平坦又好似崎岖;崇高又好似峡谷;广大又好像不足;刚健又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从视觉上讲,最洁白反而又象含有污垢;最方正反而没有棱角;从听觉上讲,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从意念上讲,大到没有边界。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这就是修心要达到的境界。”

 “寻常江湖骗子,只是粗略记忆一些术数皮毛知识,谈不上勤而修之,登堂入室。根本不懂修习心法,只是逞口舌之能,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只捡别人爱听的讲,骗骗吃喝罢了,一旦言中,也是偶然,这种江湖中人是绝大多数,为了谋生,情有可原。”

 “如何修心?”白玉玉问道。

 “我修修行是以《道德经》为主心法,也参看了王阳明的心学。”莫逸信回答道。

 “是不是叫道德经神功?你修炼到了第几重啊?”白玉玉好奇的问。

 “叫神功是贬低它,什么样的神功都不能与之匹敌。”莫逸信说。

 “快说你修炼到了第几重?”白玉玉还有调侃之意。

 “基本到了顶层——有无之境。

 《道德经》第十一章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三十根荆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天地有无相混沌,人界德之为无为,有亦利,无亦用。”

 “我有些听不明白啊!”白玉玉发嗲道。

 “天、地、人三才皆有道与德,道同而德不同,道之遁一,德有天德、地德、人德之分。德在于为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是德之最高境界,道即是有无、阴阳。”

 白玉玉两眼泛出崇敬之光,突然说道:“师父!”

 莫逸信把自己都说的入了神,停下来陷入沉思,根本没听到她的呼喊。

 “师父!师父!”

 接连几声,才把莫逸信从冥想中拽出来。

 愕然道:“你说什么?”

 “我喊师父啊!”白玉玉俏生生的说。

 “什么意思?”莫逸信有些吃惊。

 “我要拜你为师!”白玉玉面露甜美的笑容。

 “别逗了!你这白富美的大老板还是继续好好享受这人世间灯红酒绿的末世生活吧,人生苦短,及时享乐。”莫逸信笑道。

 “你为什么不享受?”白玉玉脸色一顿说道。

 “人在先天上就有区别,我走不好你那样的生活,我只能选择我适合的。”莫逸信轻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