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开放户籍制度,调动百姓的积极性(第3页)

 “这些人加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除了农民之外,还有不少工人也是如此。” 

 “我的提议,你们有没有意见?” 

 朱雄英一番话说得满朝文武都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是啊是啊,皇长孙殿下说的不错。 

 这样的制度,确实会影响到百姓的流动。 

 每一个朝代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百姓们到处乱跑。 

 这是因为,这种流动会导致政权的不稳定。 

 可现在,如果有人想要推翻大明,百姓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如此一来,大明何需担心民变? 

 完全没有必要! 

 朱元璋一听,顿时陷入了沉思。 

 “那你怎么看?” 

 过了好一会儿,老朱才说道。 

 朱雄英自然是同意的。 

 这是我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我怎么能反对呢? 

 不过,朱雄英知道,朱元璋不傻,这位大明朝的开国帝皇,绝对不是一个蠢货。 

 他这话,便是要朱雄英说明缘由,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理由! 

 “陛下,孙儿建议,立刻进行改革。” 

 朱雄英并没有一口一个“爷爷”的叫着,也不跟他套近乎,只是很严肃地说: 

 “人口流动起来,经济才会好起来,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只有完全放开对他们的利益束缚,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三年!若是放开户籍制度,大明的赋税,在三年之内,就能增加一倍。” 

 朱雄英之所以敢夸下海口,完全是仗着自己是过来人的身份。 

 他深知民众的积极性被调动后,他们将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这一点,从朱雄英所知的历史上就能看出来。 

 可以说,现在大明经济的发展,完全是靠着朱雄英的发明,比如水泥、玻璃杯、自行车等等。 

 这对大明的消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想要大明再进一步,就必须要进行变革。 

 小农经济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