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业余学习


 每次会议都持续到深夜,祁同伟耐心地倾听每一位村民的诉求,与企业代表反复协商,试图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在这个过程中,祁同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企业那边不断催促尽快签约,甚至暗示如果错过这次合作,村子将错失发展良机;村民们则在观望、犹豫,时不时提出新的担忧和诉求。

 企业代表张总坐在会议桌的一端,西装革履,眼神透着精明与急切,他时不时地敲着桌面强调:“祁书记,时间不等人啊,这项目落地越快,村子致富也就越快。我们的规划那是相当完善,能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还会给村里修路、建学校,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可他口中所谓的修路、建校细节却含糊不清,补偿方案也偏向于企业的短期成本控制,对于村民土地被征收后的长远生计保障,只是轻描淡写几句带过。

 而村民这边,王大爷吧嗒着旱烟袋,满脸愁容地站起来说:“祁书记,咱庄稼人,没了地可咋活?这补偿金是不少,可花完了咋办?俺听说有的地方征地后,承诺的工作没影,到时候俺们这些老家伙干不了重活,喝西北风啊?”旁边的年轻媳妇也跟着附和:“就是,俺家孩子还小,要是村里环境被工厂污染了,影响孩子健康可咋整?这工厂排污处理得咋样,咱心里没底。”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担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祁同伟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心中满是无奈与焦虑。他深知企业追逐的是利润最大化,在商言商,虽有发展村子的附加承诺,但落地执行时难保不走样;村民们则是出于对生存根基与生活质量的守护,他们的担忧合情合理。一边是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发展契机,一边是乡亲们后半辈子的安稳日子,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利益纠纷的泥潭,让村子陷入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