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业余学习(第2页)

 为了打破僵局,祁同伟决定实地调研。他带着企业代表去参观周边已建成的同类型工厂,让村民代表直观感受工厂运营模式、环保措施以及给当地带来的就业和生活变化。又邀请农业专家、经济学家来村里开讲座,给村民讲解土地流转后的多元发展路径,分析土地增值、入股分红等新的生计模式,拓宽村民视野,缓解他们对土地单一依赖的焦虑。

 同时,祁同伟督促企业细化合作方案,明确各项承诺的时间节点、执行标准,并写入合同。他自己则穿梭于两者之间,无数次地沟通、解释、协调,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有一回,连续几天的奔波让他累倒在村口,醒来后第一句话还是问助手:“和企业、村民的沟通安排好了没?”

 终于,在祁同伟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态度逐渐软化。企业看到了村民的质朴与对村子发展的渴望,愿意在利益分配上做出更多让步,完善环保规划;村民们也了解到工厂的潜力,看到了祁同伟为大家争取来的切实保障,开始放下顾虑。他们慢慢走向合作的归途,不再被利益纠纷蒙蔽双眼,而是携手迈向村子发展的新征程,让原本看似无解的困局,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曙光。

 工厂顺利奠基开工,机器的轰鸣声仿佛奏响着村子迈向富裕的乐章。一开始,一切都如预期般顺利,村民们陆续进入工厂上班,新学到的技能和稳定的收入让一个个家庭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企业按照约定,逐步推进村里道路的修缮,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了曾经泥泞的小道,物流运输更加便捷,农产品出山也不再受阻。学校的翻新扩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孩子们欢呼雀跃,对知识的渴望在明亮的教室里肆意生长。

 然而,随着工厂产能的逐步扩大,一些隐藏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尽管企业在环保规划上做了诸多努力,但化工原料的特殊气味还是偶尔会飘散在村子上空,引得部分村民忧心忡忡。尤其是村里的老人和孕妇,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这味道闻久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啊?咱这把老骨头没啥,可别伤着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