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又一盏(第2页)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别看司马懿如今浅居宛城,但如果有人能把全国各郡县二类官员的行踪统计一遍,就会发现这些人无论去洛阳或者许昌,都会绕道再去一趟宛城。这也是司马懿稳坐卧龙岗听风观雨的底气所在。
洛阳有大儿子探听消息,西北有小儿子未雨绸缪,全国遍布司马家朋友,他要做的就是保持低调而已。
不过这一切他都没有告诉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所以此刻身在长安的司马师很焦虑,他刚在宛城犯了错,父亲让他来长安,就是戴罪立功,他如果不能处理好这边的事情,恐怕就会失去在父亲心中的能力地位。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慌乱,他回忆起父亲平日的作派,劝诫自己一定要平心静气,理智思考。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父亲司马懿之所以能平心静气,是因为他背后站着一群足以撬动曹魏江山的同志!而他司马师潜伏在洛阳的教会,也只能在危机关口保他一条性命罢了。
司马师想到五更天明左右,脑袋昏昏沉沉的睁不开眼了,他靠在窗台上酣睡过去。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屋子里缠绕着一缕苦菊花的清香。
他起身下床,发现门被打开了,桌子上摆着一束白黄菊花和一盆洗脸水。他突然明白水神教为什么能在溱水一带迅速壮大起来了,答案就在这束散发着清香的菊花上面。在当地老百姓吃不饱的情况下,水神教教他们子女识文断字,改变他们只能靠天地谋生的希望,又教导大家苦中作乐与大自然互取所需和谐相处……这些理念并不超前,但能把这些理念传导给溱水两岸的泥巴腿子们,詹水兴还是有一定道行的。
司马师来水神教的目的很明确,他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司马昭的事情肯定跟蜀谍没有关系,司马昭就是再荒唐他也不敢通叛蜀国,而且他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可能相信据险而守的川蜀会有能力扫平中原。所以司马昭的事情,不是曹魏设计,就是夏侯家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