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点“微小”的改动(求追读)(第2页)
然而这一次,仅仅跑了20个循环,损失值已经到0.25了,而且仍然在平稳下降中...
林欣然面露疑惑,自己也没做什么大改动啊,怎么会结果如此不同?
她不信邪地查看源代码,看到的结果却令她倒吸一口凉气!
自己的代码怎么一转眼变成这样了?
放眼望去,她的代码结构严密,逻辑清晰,浑然一体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
“难道这个代码...是师弟改写的?”,林欣然抬头看向江铭工位的方向。
毕竟,就算是闹鬼也不可能有这么高文化水平的鬼吧!
师弟太厉害了,刚来实验室一个小时,江铭已经被她视作救星。
江铭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全然没有注意到林欣然崇拜的目光。
林欣然一点点翻看师弟写的代码,虽然写代码不行,但是阅读代码逻辑她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代码虽然写得更加严密,但的确可以看出是出自她的程序,逻辑和功能是相同的。
林欣然感叹,幸好江铭只是帮她把代码改写了一下,不是从头推倒重写。
不然她这个师姐的脸面该往哪里放呀!
但是...为什么相同的逻辑,师弟的改写的代码会跑的这么好,损失下降的这么平稳啊!
“不对,一定有逻辑有区别的地方。”,林欣然俯身在电脑前面,眼睛一行行地扫过江铭改过的代码,几乎要钻到电脑里了。
还好江铭的代码足够清晰,每一个功能都单独写成了小的模块单元,不然一般人还真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完。
林欣然一边阅读,一边和自己印象中的代码逻辑对照,还真找出不少区别。
江铭好心地为她的代码加了很多边界条件和异常处理,至少这个代码应该不会总挂了。
但是这些区别...
她知道代码稳定性的增加远远不至于让训练结果出现损失曲线图像所显示出的那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林欣然把江铭的代码前前后后盘了四遍,才终于确认师弟代码与自己所写的最大区别就在参数优化的一行公式上!
问题是这公式是哪里来的?
林欣然立刻打开学术网站,检索近期有关参数优化的论文,却一无所获。
总不能,是师弟自己发明的吧...
....
“参数优化就像在一片高维世界的山脉中寻找最深的山谷,随机梯度下降就是跟随山的走势一步一步向下探索。”
徐建华正在金陵大学研讨会上做信息学的成果综述汇报。
往年这种活一般轮不上他,望着台下数十位其他学院的高级教授,徐建华只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也不知道是因为郑宁和自己不对付的事情人尽皆知,还是因为自己收下江铭做学生拉了太多仇恨,徐建华总觉得这次研讨会台下的气氛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