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言不惭
终于轮到江铭上台了。
王光伟精神一振,注视着江铭抱着电脑走到台前,如同在看救世主。
ppt打开,一幅精美的起始页瞬间呈现在众人眼前,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
在座的评委们立刻坐直了身体。
高泽的眼睛陡然睁大,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正戏开始了!
“各位教授评委,各位信息学界的同僚大家好,我是江铭。”
他缓缓开口,似乎江铭这个名字有什么魔力一般,在座的众人不无屏住呼吸等待接下来的演讲。
“...在过去的研究生涯中,我侥幸获得了五项标志性成果。本人首先提出了用于神经网络参数优化的自适应矩估计算法,接着开创出Lstm模型重构了时间序列建模问题,并基于Lstm网络构建encoder-decoder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文本机器翻译。”
“于此同时,我还着眼于决策问题,开创了基于策略梯度的自动控制算法。紧接着,我创新性地发明了transformer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建模超长距离依赖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最后,我在围棋问题中构建actor-critic框架,设计并实现了超越顶尖棋手的围棋程序。”
江铭一口气总结了一下他的标志性成果,有点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自己夸自己的感觉实在有点社死,即使他已经尽力讲得飞快,但仍是有种脚趾扣地的感觉,浑身不自在。
然而这只是开始,后面还需要对每一个成果做更细节的讲解。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深呼吸了两秒,打开第一个自适应矩估计算法的详情页,一本正经地讲了起来。
台下的评委们却是两眼放光,虽然江铭的工作在座的每一位教授都研究过,但如今把这些工作全部集中在一起一次性讲解出来还是让人无比震撼的。
有些评委小声窃窃私语起来。
“你们发现了吗,他之前的工作互相之间都是有所联系的。”
“是啊,机器学习其实就是模型表示与优化算法。自适应矩估计算法开创了深度神经网络参数优化的研究方向,而Lstm网络又丰富了模型表示,这两个加一起大大拓展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