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打包兑换(第3页)

 此外,网络拥塞并不是又一个拥塞控制算法所造成的,而是在网络这一张大网中的无数节点算法与数据的共同作用中产生的。 

 这使得对算法的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看似没问题的算法,却能导致大片网络节点的崩溃。 

 虽然江铭也可以尝试动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今距

离卫星部署完成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大规模地收集数据了。 

 况且刚刚陈瑞丰说缺少一个有效的拥塞控制算法,其实只是对于小规模实验而言的。 

 真要实现大规模的低延迟网络,他的新一代通信架构里面,路由器的路径选择算法,以及优先级排队算法都需要有人设计。 

 因此江铭一咬牙,决定直接找系统打包兑换,一次性解决这三个算法。 

 “系统,我要兑换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中的低延迟拥塞控制算法、路径选择算法以及优先级排队算法,需要多少积分。” 

 【当前可兑换基于博弈论的低延迟拥塞控制算法、多目标优化路径选择算法、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的优先级排队算法。根据持有者当前学科等级估算,兑换全部算法共需要积分850点,是否兑换?】 

 “兑换!”,江铭大喜,这三门算法竟然仅需850点积分就能兑换,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难道是因为陈瑞丰的架构设计令问题变得简单了吗?还是说同一个大问题下几个小问题打包兑换可以省点积分? 

 在看这三个算法,从名字可以清楚地知道,全部都是利用了当前蓝星已有的成熟理论成果,涉及博弈论与排队论的内容,竟都被拿来解决算法问题了。 

 随着他兑换的声音落地,脑中立刻出现了三个算法的具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