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二区当做见面礼?
也许是内容不多的原因,这一次的兑换完全没出现头昏脑胀等不适体验。
江铭生怕忘记似的,立刻拿出草纸把算法的具体描述与数学公式抄写下来。
五分钟后,他凝视着一草稿纸的算法内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三个算法都异常简洁,并且因为打包兑换的原因,互相精巧地勾连在一起。
在拥塞控制算法里,所有网络节点被看做一个整体,并将传输控制问题被巧妙地建模成非合作博弈问题,利用用拉格朗日乘数和karush-kuhn-tucker条件计算最优解。
而路径规划算法与优先级调度算法,则是将前一个算法中的kkt条件作为因子,动态调整自己的算法表现。
江铭实在没想到系统的思路竟灵活至此。解决一个网络传输问题,却用到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他情不自禁地把草稿纸上的算法整理到了电脑里,甚至还不满足地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一旁。
整理完毕后,江铭满意地把文档中的公式与描述看了又看,正要一键发给陈瑞丰,手却停在了回车键上。
陈瑞丰刚和他开过组会,江铭有些怕自己这么快的进度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
想到这里,他好心地把算法收进了项目文件夹,等晚上再发给陈瑞丰。
...
深夜。
陈瑞丰坐在宿舍小桌前,对着两块屏幕打字如飞,编写着软件定义网络代码。
早上开组会的时候,他就能感觉到江教授对他的软件定义网络非常重视,因此想要再熬几夜,早点把全部的路由器软件开发出来。
另一侧的显示器上是一个黑色背景的网页,正是一个注册好的卫星通信接口,其中的ip地址已经被他写在了程序里。
此时他正在开发的,则是通信协议更新后,网络的四层tCp\ip架构。这包含了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与链路层。
其中最上端的应用层不需要他来写,只需负责下面三层的代码修改即可。传输层中包含了拥塞控制算法,他先沿用了reno算法,便继续往下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