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除夕快乐!)

 张教授的公开课是面向大一大二学生的,讲的内容也是一些基础数论的内容,不会过度深入一些细分领域。 

 不过,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教授嘴里讲出来,带给人的理解却是天翻地覆般不同。 

 尤其是数学。 

 数学的学习本就是一个锻炼抽象想象的过程,一个大师的讲解往往能超脱课本与公式,令学生真正理解一些知识点,甚至达到能举一反三的程度。 

 就像蓝星讲线性代数最强的教授,来自麻省的gilbert老爷子,被誉为线性代数之神,受到无数学生顶礼膜拜。 

 在他的课上,是真的能感受到线性代数的美感的。 

 这也是江铭选择来听课的目的。 

 之前与望月教授讨论时,他就意识到,自己对数学的学习属于半路出家,也一直是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的。 

 虽然在脑域改造下,他的思维敏捷程度无人能及,对于公式的推导不仅举一反三,连举一反十都轻而易举。 

 但是没有数学大家指导的他,缺乏了一些对于数学本质的思考,这使得他在建立全新数学逻辑结构时简直脑袋空空,找不到一丁点的思路。 

 纵观自己的学习路径,他因为思维敏捷的缘故,在数学领域学得太快,太多内容与推导在他眼里都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这些显然,令他的理论高楼搭建的太快太高,反而忽略了地基的稳固。 

 阶梯教室里,学生间压抑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张文轩走进教室,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他的视线环顾整个教室,在江铭的脸上停留了两秒,露出一个笑容,显然是认出了江铭。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直接开始了讲课。 

 只有有心的学生才能发现张院士似乎今天变和蔼了一些。 

 似乎是为了给江铭补课似的,在讲课之初,他看向台下的学生问道:“有没有人可以总结一下前面两节课我们所学到的概念?” 

 台下的学生们个个低下头去,不敢与张院士有任何的眼神接触。 

 看着众人的反应,张文轩略感无奈,却破天荒地没有点人回答,反而是自己讲了起来:“数学是人类逻辑的高度抽象。第一级抽象是用【数】去表示世间万事万物,人类先用自然数表示一个个事物的个体,之后又在实际的几何和测量中感觉到了负数、零和分数,最后又在不断的研究中提出了实数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