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崖山中华(五千大章)(第3页)

 “赵昺的那些老子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八岁的孩子都能如此懂事!” 

 当看到陆秀夫背帝投海时,这个军汉子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才是大宋的忠臣义士啊,先生啊,大宋的亡不在你啊!” 

 宋之积弊,饶是赵大也知道,一个享国三百年的大王朝,哪是陆秀夫一个人,还是在这种情势下能做出改变的啊。 

 魏仁浦这位布衣宰相也是十分动容,没想到在面临亡国绝境时,这大宋的皇帝能果敢的面临死亡,没有给祖宗丢脸。 

 这相比于五代十国的那一溜串的皇帝可是强多了啊。 

 只是天幕提及的少,谁也不知道可称得上雄才大略的赵大之后,宋朝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能让一个王朝变得如此内敛柔弱。 

 ...... 

 东汉末年,风云变幻,曹操坐在营帐之中,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天幕。他缓缓端起手中的酒杯,将其高高举起,仿佛要与那无尽的苍穹对话。 

 “孤这一杯,敬给这位天幕的勇士!”曹操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对那位天幕下英雄的敬仰之情。 

 然后,曹操微微摇头,啧啧赞叹道:“如此弱宋,居然能有一位气节高大的臣子,给这个弱宋画上了一个体面的结局,当真令人闻之佩服啊!” 

 曹操感慨万分,眼中闪烁着敬佩之光。他深知,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能够坚守自已的信念和原则并非易事。而这位天幕下的勇士却用自已的行动证明了忠诚和勇气的力量。 

 “我曹某人,生平最爱英雄,惜英雄了。”曹操

喃喃自语道,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他深知英雄的价值,也懂得欣赏他们的伟大之处。对于这位天幕下的英雄,曹操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里,曹操以其雄才大略和智勇过人闻名于世。然而,面对这位天幕下的勇士,他的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丝感动和共鸣。或许正是因为他自身也是一位英雄人物,所以更能理解并珍视那些同样拥有高尚品质的人。 

 曹操默默地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仿佛在向那位天幕下的英雄致敬。他知道,虽然彼此身处不同的时代,但英雄之间的心灵相通却是永恒不变的。这种对英雄的敬重之情,也成为了曹操人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荆州 

 “如此王朝,软弱了这么久,居然能在亡国之际爆发出强大的意志力,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刘备道,“只是,可怜我神州百姓,居然被这异族侵占了中原。” 

 “大哥,就侵占几十年而已,你没看天幕上说又被汉人收复了吗?”张飞睿智的抓住了他大哥的盲点。 

 刘备叹了口气,没有去看张飞已经是他最大的忍耐了。 

 “三弟,你讲的很好,下次不要再讲了。”关羽充当了刘备的嘴替。 

 “主公,这天幕上的武器已经与我们大汉的不尽相同。”诸葛亮说道。 

 “如若我们能在大汉复制出来此等神兵利器,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啊!” 

 “我们能复制,那曹操就不能抄了吗?”简雍说道。 

 “我现在已经有了些思路了,不知道曹阿瞒那边有没有能人可以找到思路阿?”孔明乐呵呵的反问。 

 “什么?孔明,你能做出来神器?”刘备大惊,随后欣喜若狂的抓住孔明的手询问。 

 “主公莫急,只是亮书读的多一些,亮记得在一些方士的书籍上,记载着一些炼丹的方子,可以致使产生爆炸。想来和这神器之间有些渊源的。”孔明解释道,“但我们毕竟和那宋朝相隔千年,不知道这之间的差距能有多少?” 

 “不知道主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兵器都比我们的看着要更坚硬光亮,这就是比大汉更好的铸铁技术啊!” 

 “原来如此,孔明真是学究天人啊!”刘备听懂后,也是知道了要想模仿出来的困难有多大,然后就又是对孔明道:“孔明莫要过度劳累还是,能做出来自是最好。” 

 他可是先前注意到,天幕上说自已的卧龙先生被后期的蜀汉,给活活的累死了。 

 ...... 

 “异族侵占了中原?”李世民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哪怕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纵然汉人政权沦落至此,可从来没有神州陆沉,被胡人窃取了这片土地。 

 “胡人做主中原,不知道他们又是该如何残忍的对待朕的后世儿孙们啊!” 

 “陛下,夷人入华夏者则变华夏也,”房玄龄给出了自已的猜测,“如果异族想要统治中原,那他们必然要入乡随俗。” 

 “不对吧房相,”杜如晦说道,“如果这异族真的会治理国家的话,那还会在几十年后被汉人再次收复吗?” 

 “那他总是会有些改变吧?不然怎么可能会统治中原?”房玄龄道。 

 “我可不相信就凭那群蛮子的脑子可以统一华夏,这其中定有汉人的影子!” 

 两晋足以证明,胡人只有打打杀杀的本事,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不管是怎样,但我汉人百姓被异族统治,总归是沉沦啊......” 

 【大宋最后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