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宋最后的脊梁


 【大宋最后的脊梁!】 

 还没完? 

 赵匡胤心里琢磨着,刚才不是都说我大宋亡了吗? 

 这怎么还有? 

 莫非事有转机? 

 让我来看看究竟是哪位天才选手登场。 

 天幕里的独白女声响起。 

 【“公元1283年,大宋最后的脊梁。 

 文天祥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死亡。”】 

 【“他向旁边的人问清了方向,向南跪拜,从容就死。 

 时年47岁。”】 

 【大元皇帝忽必烈对这位南宋最后一位状元宰相十分的感兴趣,在文天祥兵败之后,特地下令不准伤害,要将文天祥带到大都。】 

 【这位从小接受汉族文化的蒙古皇帝,对文天祥这样的人士十分的敬佩,他期望得到文天祥的归附。】 

 【然而,这位能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又怎能如他所愿。】 

 【统治着庞大新帝国的皇帝,甚至愿意亲自到诏狱里劝降这位名震诸夏的状元郎。】 

 【然而,纵使是许下了投降之后奉为宰相等诸多条件,文天祥仍然没有答应,他写下了一首《正气歌》来表达自已的决心。】 

 【忽必烈问他怎样才可以投降。文天祥却说道: 

 “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好。”】 

 【然而即使这样,忽必烈仍然不忍心他死去。有人建议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应该答应他的请求。忽必烈终于同意的文天祥的赴死。】 

 【然没多久,他就已经后悔了,又急忙下诏阻止。可那些南宋的降臣们又怎会同意,他们迅速的处死的文天祥。】 

 【文天祥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烙印在了这个文明上,直到200多年后的明朝,再次出现了一位如他那样的人物......】 

 【网友说: 

 “状元郎!有史以来最难以超越、最有含金量的状元郎!” 

 “八百多年后,文丞相的后人出生了,他再次拯救了这个国家。” 

 “所有的历史几乎都刻着两个字‘遗憾’!” 

 “中国各朝代意难平最多的应该是两宋了。”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我们可以否认儒家的一些糟粕在古代禁锢了思想,奴役了百姓。但我们也要承认,儒家的致君尧舜上、修身平天下等等也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在一次次面临灭国亡种的危难时刻,迸发出的勃然抗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