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玄鸟降落(第2页)

 所以,这也是为何刘邦最后取得了天下的原因。 

 刘邦入关后,对老秦人约法三章,偷盗者、抢劫者、强奸者杀!然后对于咸阳宫里来自六国的财富和秦国七百年的财富分文不取,直奔秦国典籍,统统打包带走。 

 这些书籍才是真正的财富,也是汉朝后来统一天下重新制定法律规章的依据。】 

 “纵然是毁灭了秦国的凶手之一,朕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建立了四百年王朝的刘邦是个英雄人物!”嬴政现在看多了大秦的历史,早就免疫了不少,只是这次天幕又给他爆了一个新的惊喜出来。 

 “项羽,莽夫一个!空有匹夫之勇,可为将,不可为君,早晚败亡!” 

 “大秦一统寰宇不仅靠的是诸位臣工齐心协力,更是靠诸位勋将心脾同往,如此才能完成大业啊!朕真没料想到,大秦居然后来无将可用。” 

 王贲首先出列请罪,他老爹早就在退休在家里安享晚年了,王家的地位和军权都由他来掌握。 

 王贲不能说堪比他爹一样的少有名将之风,但性子不急躁,喜欢稳打稳扎,也算是一员名将了。 

 只是他儿子的脾气,呵呵,俨然咸阳一霸,成天就是和公卿家的公子们混到一起,这群小孩子屁大的本事没有,但是个个顶天的家大业大背后家族势力惊人,在咸阳那可算是五陵年少,风光无量。 

 本事,王贲有些无语,这个死孩子估计还没他的一半水平。 

 对于王贲的请罪,嬴政一笑置之,王家也是秦国宿将了,王翦王贲两代人为秦国立功不少。 

 天幕说的很对,王离本来当一军副帅是合格的,如果大秦没有出现变故,很多人的命运都没有被卷入那场天下大势之中,王离或许还是一位口风不错的家主,再为王家建立不少新的功勋。 

 可惜了。 

 殿内许多人都在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啊,天幕没有老夫的名字,没和赵中车混到一个桌子吃饭就行。 

 “李斯!”嬴政的声音没有感情,听不出喜怒哀乐。 

 忽然的语气转变也让殿内气氛转动,大家都注意到了天幕中那个名字。 

 嬴政此刻内心是有些愤怒的,李斯好歹也是荀子门徒,有才有能,将来是必定要坐上大秦的丞相位置的,居然斗不过一个赵高? 

 他说不准宦官和权臣那个对大秦的伤害大,但权臣最起码是肯定有能耐的,不然也当上不了权臣。 

 李斯战战兢兢的跪倒,俯首在地。 

 良久后,嬴政才缓了一口气,一声哀叹进入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废物!” 

 这一句话把李斯给骂醒了,让他又活了过来,连连磕头拜谢,发表肺腑之言。 

 “将廷尉李斯除去官身,贬为罪人。着令李罪人以代罪之身暂为尚书仆射。” 

 “罪人李斯叩谢皇恩!”李斯知道自已的命保下来了,他是不甘心去死的,秦国才刚刚一统,他还有很多的抱负没能施展出来。 

 自已和家人是保住了,自已未来做的说大不大,说小那是小不了的,还是得看上面的意思。 

 “着少府司典记章邯入宫。”嬴政又是一道政令下达。 

 他很欣赏章邯,纵然他现在连九卿的少府都不是,但他也永远不会再让章邯去做少府。 

 这是个好苗子啊,将来留给太

子,和蒙恬相辅,大秦军方无忧矣。 

 【巨鹿之战结束同年,赵高逼杀胡亥,欲自行称帝未果后改立子婴为秦王,去帝号,为自已称帝做准备。 

 子婴不满赵高专权,不甘于傀儡地位,不久用计杀死赵高,并灭其三族,但其面对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却毫无抵抗能力。 

 子婴继位仅仅四十六天,刘邦就率大军攻破武关,攻下峣关,兵临咸阳,屯兵灞上,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投降了刘邦。 

 秦王子婴早年经历不详,主要有几个猜测,一为秦始皇的孙子,排名较远,所以没被胡亥的屠杀波及到。又有猜测子婴是秦始皇的幼子,因为与胡亥关系较好,所以免于一死。还有人说子婴是宗室普通子弟,为昭襄王后裔。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历代之积累至此不复存在。 

 秦末,子婴临危受命,是时诸侯并起,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反秦,秦朝的军事实力已经被联军瓦解,子婴即位时内外交困,秦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大一统的秦朝,“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虽然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已的政治才干和魄力,诛杀了赵高,以图重振秦廷,但大势已去,秦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此,享国698年的秦国与14年的秦朝灭亡。】 

 【网友说: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人太疲惫了,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后的秦国也没人老秦人过上好日子,不然刘邦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攻入关中,联军也不会所过之处无有阻拦。说到底,还是秦朝竭泽而渔,让最能忍受最忠心的老秦人都麻木了。” 

 “秦朝的刑法实在是太严苛了,如果是扶苏继位,用儒家教化苍生并且逐渐改革法律和休养生息,秦朝未必不是强汉的结局,或许我们真的不是自称汉人而是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