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玄鸟降落(第3页)
“你想想,按照秦国的法律,哪有什么乡风民风?不许结社聚会,不许邻里交头接耳,举报有奖,有罪连坐。这样搞的话,乡里乡亲都跟仇人一样互相提防,这和我们华夏的传统不是相冲突吗?国人之间互相戒备引以为敌,社会还有道德存在了吗?”
“儒家虽然不能治国,但却是最好的教化工具,引人向善,让人知礼,社会和睦。这也是为什么王朝大一统后都会采用儒家思想。所谓儒皮法骨也是如此。
完善的法律是必备的,但不通人情严苛残暴的法律是无法存在的。自古以来到现在我们还在争吵法在人之上还是人在法之上?
儒家和法家的冲突就在这里。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大一统后的秦国需要继续改革了,需要成为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不能再沿用之前的那一套规矩了。”
“王朝改革必须趁早,越往后拖阶级越固化,利益集团越庞大,动不了,根本动不了。”
“既然阻止改革,那就只能革命了。”
“秦始皇如果能多活几年就好了,统一世界,这样我们就不用学习外语了。”
“我那未曾见过的迷人的老祖宗啊,小民想你啊!你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始皇帝肯定不会允许他的子民再去学习外语的。”
“希望有生之年能发掘出更多的秦朝古籍,让我们有机会更了解秦朝及其先秦时期的事情。”
“项羽真该死啊!一把火烧光了!我真服了那些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夯货了,嬴政烧了一些威胁统治的书就要被骂,项羽一把火烧了那么多怎么没有被骂?”
“秦国从被立为诸侯到统一六国一共花了五百五十年。关键是其中还没有一个昏君,最多算是能力平庸了些。也许是秦国太逆天了,最后直接赐予了一个胡亥!”
“你以为秦国国君不想享受生活吗?秦国只有在秦始皇爷爷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强大,之前都属于撑着不被灭国,也没资格荒淫无道。也是从秦始皇爷爷开始有了东出函谷,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的想法。这种思想一直给子孙灌输都以此为志。然后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太平,后代就有荒淫无道了。”
“纠正一下网庙圣人常说的秦
始皇驾崩后让三十万边军驻守长城不得回防,其实是假的。蒙恬被处死之后,你以为大秦刚开始平叛的军队从哪来的?王离之前就是蒙恬手下的,戍边精锐的头目之一,他被秦二世诏令领军平叛,结果将精锐全部殆尽了,这才有了章邯组织奴隶军的事情。”
“王离其实也没那么废物吧?如果生在战国时期,也算是个能守能打的小名将,而且他在边境也屡次立功。你不看看他回到中原后一共打了几次仗,遇到的都是些谁?全是狠角色啊!”
“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白起与韩信合称‘韩白’,后人还常将其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
“韩信不愧是被誉为兵仙的人物,在他手里都没有难打的仗!我认为白起韩信李靖三人应该并列!”
“刘邦能打下天下,韩信的功劳太大了!可惜韩信只有打仗的天赋没有情商,最后死的太惨了,功臣不得善终啊!”
“杀神白起,兵仙韩信,兵神李靖。秦汉交际之间,第一流的名将中的第一人非韩信莫属!他就好像是个为战争而生的天才!”
“韩信出身穷苦,早年饭都吃不上,但他知恩图报,一饭之恩说的就是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回淮阴老家报恩。说起来,当年韩信先投的项羽,项羽看不起他,对于项羽而言,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和他称兄道弟,所以韩信走了,投靠了刘邦,受到了尊重和重用。”
“说起来,秦始皇去世的时候,韩信好像都已经快成年了吧?”】
“韩信?!”嬴政神情激动,终于听到天幕给他送外挂了。
再听到天幕后面开的挂,直接算是把人都送脸上了。
“我大秦向来启用人才不以出身尊卑,只要有才就能在大秦出人头地!”嬴政的话朗朗掷在殿中。
刚才还在头疼大秦将来居然只有蒙恬章邯两个人拿得出手,而蒙毅虽然有才,但那孩子是自已的亲信随侍,也不是用兵的料,将来是准备培养做宰相的。怎么才能为大秦培养更多的将才,好接班王翦之后的空缺呢?这是刚刚嬴政头疼的问题。
“王贲,此事交给你了,朕再另外给你派人,不行,你已有事在身!”
殿内忠臣们这是在公子扶苏出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急忙状态下的皇帝。
嬴政一刻也不想等待了,直接安排人速去淮阴,就算跑马跑死也要接到韩信!
我大秦有的是饭能吃!
王翦?我看你也别养老了,发挥下余热,再帮大秦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