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细说王莽改制2(第3页)
开什么玩笑,朕可是圣人,圣人治下的百姓会造反吗?
妖言惑众,来人呐,拖出去斩了!
王莽让时任新朝的大司马司允费兴去做荆州牧。
问他到任上如何治理,费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
王莽听了大怒,又是个妖言惑众的妖人,我大新朝怎么可能剥削百姓?
于是他又免去了费兴的荆州牧。
去除苛政以纾民困,这本是解民倒悬之举,能干的官吏才可以做到的,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
为政者不知用人才,难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
王莽后期所用之人大多是拍马奉承、刻薄寡恩的小人。
由于王莽的种种乱政,天下困顿,光进入关中的流民就有几十万人,王莽“乃置养膳官禀食之”,而办事的官吏乘机将赈济的粮米据为己有,致使“饥死者十七八”。
王莽听说城中饥馑,问负责此事的王业,业“乃市所买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王莽居然就信了他的话。
王莽派到各郡督察铸钱的官吏,大都是富商大贾出身,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
满朝这种阿谀奉承,颠倒黑白的官吏,新莽政权的倒台是必然的,搞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用人之道。
清朝的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人不准,将希望放在了一个左右挪移的中间派。
而清朝的雍正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雍正皇帝用人不疑,且用对了人,才让他的新政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事在人为,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人去贯彻实施才能收到效果,而效果好坏,又与用人是否得当直接相关。
王莽的刚愎自用与用非其人造成改制的彻底失败,教训
是深刻的。】
“我大清后来又改革了吗?”
“是了,应该是后来洋人侵我大清,后代的子孙为了图强和自保,才进行的变法吧?”
“只是,祖宗我推行新政成功的例子都摆在了眼前了,怎么还能这么愚蠢的失败了呢?”
雍正现在也想把《阿房宫赋》给要求所有皇子必须会读,就算你不喜欢读祖宗的英勇事迹,那历朝历代那么多的例子摆着,总不至于不看吧?
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皇帝是个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