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领地变化(第2页)

 ----------------- 

 除了增大的领土,领地的另一个极为重大的变化,就是一项规则的变化。 

 在过往的时间里,由于自然主宰的作用,领地所有的动植物都自动归属于领地。 

 初期的时候,为了增加领地的兵力,林宇让所有归属领地的动物不得相互攻击,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了各种飞禽走兽,甚至还包含了一些飞虫、游鱼。 

 后来领地增加了传说品阶建筑——“野兽巢穴”,飞禽走兽成为了小精灵之后的,第二类可招募的领民,加上领地词条“妖”的出现,飞禽走兽的潜力大增,这一规定就一直没有改。 

 大赛第一阶段很短,林宇没发现什么不对劲,反而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要不然最后的怪物攻城会打得很辛苦。 

 第二阶段的8年时间过后,林宇发现了领地的一丝不对劲,不过他只以为是食肉动物们吃素导致的,整个第二阶段又很繁忙,加之地广人稀,也就没有细想。 

 但是,这一次4年的休整期,林宇的分身一直和世界树处于深度融合状态,能够时刻观察整个领地的,从领地的发展中,他发现了一些领地内不和谐的地方。 

 由于禁止领地领民相互攻击,植食性动物可以放开了吃,放开了生,领地的生活条件又好,动物们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这些原本在自然界处于底层,只能依靠多生维持自身种群数量的植食性动物们,数量增长的非常快。 

 而肉食性动物,却只能靠领地的资源树——百味肉果树上结出的肉果充饥,偶尔还得去吃点草、树叶之类,生活需要依靠领地资源供给,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繁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植食性动物。 

 (不管怎么说,肉食性动物是不愿意主动去吃草的,8年的吃草阶段,已经让这段历史成为了领地肉食动物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他们都知道了领地曾经的这段艰苦岁月,以及这段时间里,老一辈食肉动物的坚韧不拔。) 

 之前领地的灵能充足,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倒也不惧与日俱增的植食性动物。 

 而这一次第二阶段结束,林宇回归翠微星之前,领地的灵能被消耗的快要见底了,领地植物在缺少灵能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变的很慢。 

 植食性动物们(包括各种食草的昆虫)却依旧没有约束的吃着植物,导致领地内圈,差点被吃成了沙漠。 

 一个世界树为领心的领地,差点成了沙漠,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于是,林宇罕见的使用分身和领地高层们见了一面,开了个会,商量了一下对策。 

 这之后,领地不可相互攻击的政策,以及植食性生物随便吃的规则就变了。 

 首先,整个内圈层(最内层的防御圈内),划为绝对安全区,所有领民都不得伤害领地资产和其他领民,也就是说,内圈的植物只能看不能吃。 

 内圈层的植物由城建规划局下属的园林规划局进行统一管理,植物人们也不能随意在内圈层扎根休息,需要去指定的花园。 

 植食性动物想要吃植物,要么离开内圈,去中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外围防御线之间)或者外圈层(外围防御线外)自己找吃的;要么用领地发行的灵币购买;要么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大吃大喝,合理分配领地发放的食物资源。 

 (灵币:领地使用人造初级灵能晶体制作的货币。) 

 内圈层还加入了准入门槛,除了进入内圈学习的学生们、需要进入工作的工作人员、英雄、研究员、学者、士兵等获得许可的群体,其他领民都不得入内。 

 次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内层防御线之间),划为相对安全区域,这里分布着每个种族的聚居点(虫族按照大类划分),只要在自己种族的聚居点内,其他种

族就不得对其伤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共活动区域,同样是安全区。 

 一旦进入其他族群的聚居点,就不再受到领地庇护,跟其他族群发生冲突受到伤害在所难免。 

 不过,这一区域是有领地法律存在的,警察局也分布在这一区域的各个聚居点里,无故伤害其他领民还是会受到领地的惩罚。 

 在次圈层构建了一个多种族社会。 

 (类似于疯狂动物城) 

 中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外围防御线之间),划为了有限度竞争区域,这里被划分成了无数大小不一的区域。 

 每一个区域内,正常状态下,允许植食性动物自由觅食,肉食性动物也会进行狩猎(仅限于填饱肚子)。 

 如果生产者(植物等)的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植食性动物超过最高警戒线,就会开启杀戮模式。 

 放任肉食性动物进入捕杀其中的植食性动物,或者将植食性动物驱赶到其他区域,直到将植食性动物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下。 

 等到该区域生产者恢复到正常数量,才会重新允许植食性动物迁移进来。 

 循环往复,既能保证动物们的繁殖和生存,又能让大自然的神态平衡不会出现问题。 

 外圈层(外围防御线外),划为竞争区域,不对处于这些区域的生物们做出任何限制,恢复正常的大自然的原始生存法则,生物们靠自己的能力,自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