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工业大摸底(4)
兵器工坊坐落于河谷建筑群的最腹心处,三面环山。
山上常年驻扎着山地骑士团的预备役,也是作为新兵的训练基地。
唯一通往外界的水路,同样被水坝拦腰截断。
往来出入,即便是李维也要验明正身。
至于爱德华茨与保罗·琼斯,不用李维开口,就识趣地借故抢先离开了。
荆棘领作为一个边境领地,兵器工坊的安保再怎么严苛也不过分。
历代兵器工坊的坊主,也只由谢尔弗的族人担任。
戴夫·谢尔弗就是这一任的坊主。
从外表上看,李维的这位旁支叔叔身形瘦小,皮肤黝黑,但脸上没有什么刀箭的疮口,手背也没有铁水飞溅留下的瘢痕。
这说明戴夫不是什么军功卓著的百战老兵,也不是能够打造神兵利器的巨匠。
戴夫是这个时代的水利工程专家。
炼金工坊的水利系统,包括李维刚刚路过的那座水坝,就是戴夫的杰作。
至于为什么一个水利专家能够当上荆棘领可能是最“位卑权重”的兵器坊坊主……
这就得从李维面前的这座水力锻锤机说起了。
-----------------
水力锻锤机的动力系统和水车磨坊类似,都是依靠水流的动能驱动水轮桨叶。
功率可以通过水流量的大小来调节。
所以在外观上看起来也和水车的轮桨差不多。
当然,材质和做工要比庄园里的水车轮桨讲究得多。
就拿水力锻锤机的轴承来说,用的都是最足龄的白橡木——伯爵府有专门的林地培育这种橡木。
而由于圆周运动的特点,在水平状态下与桨叶相交的杠杆,会随着桨叶的运动慢慢脱离、直至滑落、与下一根桨叶再度相接。
李维当初就是以此为灵感想到了钟表的周期计时。
在此基础上,只需要再将杠杆的另一端设计成铁锤,就可以模拟人工“抡大锤”的上下往复动作了。
对于冶金行业来说,水力锻锤机的出现意义非凡。
虽然它和锻造盔甲所需要的甲片厚薄有着数量级上的差异——盔甲的甲片几乎都是毫米级的,而水力锻锤机的锻造极限只能到厘米级别。
但水力锻锤机可以昼夜不息地带动几百斤的铁锤,将初步冶炼过的粗铁\/铁胚\/铸铁(在加洛林语里它们是一个意思)锻打成统一规制的铁锭,运往世界各地。
再由当地的铁匠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熔炼、锻打、精加工……
更具体的社会分工,让铁匠们由此摆脱了重复且低效的劳作,大量的劳动力得以向“铰接”、“抛光”、“淬火”、“曲面打造”、“渗碳”等更高端的锻造工艺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