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才引进的待遇(第2页)

 “处死徐和恐怕不妥,管亥投降之时,我曾承诺对黄巾军过往所犯之事不予以追究,若仍以旧事处死徐和,恐怕会让已收拢的黄巾军部众不服,且散落各地的流民也会因此对我等有了猜忌。”

 杜袭也有担忧之事:“只是,济南王终非凡人,若其死为朝廷所知,必有人会责骂州牧包庇凶手,且黄巾军中,百姓倒也就算了,一些头目凶残成性,只怕不会老老实实,日后仍会伺机闹事。”

 “今正是安置黄巾降兵和收拢流民的重要时刻,当以此为主,我已承诺的事,自然要做到,否则如何服众?徐和杀济南王之事,应先尽量隐瞒下来,对徐和亦不予追究。至于朝廷那边,我等就宣称济南王死于战乱之中即可。”

 “不过,黄巾军中一些头目确实凶残成性,这点不得不防,你就学咱们以前对付俘虏的作法,把头目和士兵、百姓分开,单独安置,另外,安置之后,让当地的官员派人盯着,一旦他们惹了事,就立即处置。”

 杜袭点了点头,也认可了这种做法。

 “子绪,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一事想参考你的意见。”

 “州牧请讲?”

 “今我大军据青州,我亦自领青州牧,收拢了黄巾军和散落青州各地的流民后,青州亦会日趋稳定,日后来投效我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其中必不会缺乏有才之人。以往我发举贤令,把俸禄写清楚,贪图俸禄而名不副实亦有,才能非凡物超所值之人亦有。若以同样的俸禄对待,恐怕有失公允。”

 “州牧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需想一个办法,能够区分开来,不同的人任命不同的官职,给予不同的俸禄,让有才之人能够得到重用,获得更高俸禄或厚待,以收拢其心,而不是如现在一般由我一个人来决断。若由我一人决断,遇到有才而又不为我所喜之人,我又如何能好好对待?岂不是会有失公允?”

 “州牧言之有理?可州牧想怎么区分?”杜袭慢慢明白了过来,他认为这是好事。只是他跟陈炎已久,知道陈炎的性格,今日突然提出这事,就表明陈炎心里已有了一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