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96章 鲍信入彀(1)

鲍信刚刚接到于禁粮草被烧、只身被擒的消息,何止大吃一惊。

 他仔细地询问了粮草被烧和于禁被擒的详细经过,才知道,对手是充分应用了两个条件:

 一是地形地势。以两边山顶事先准备的滚木擂石,瞬间隔断中军与后军的联系,然后抓紧时间施放火箭烧粮;

 二是利用了私兵没有战场经验。中、后军一被切断,伏兵一出,火箭一放,后军就慌了神,一心只想逃走,根本没想过对方到底有多少人,能不能抵抗……

 这其中也有于禁大意的因素。

 尽管于禁派了斥候,斥候也登上了两边山顶。可对方要隔断中、后两军,根本不需要布置多少人,而山顶布置好的滚木擂石,必然也是作了伪装。

 鲍信认为,如果两边的山不高,就应该派斥候在两边山脊上走一趟,而且要仔细搜索;如果两边山头不容易攀爬,没办法搜索时,就应该细致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分散冲过。比如说每次只过一千人。而粮草也应该分散在每支军队之中。

 这样,即使敌人有伏兵,每次也只能埋伏小股兵力,从而可以让大队人马避免损失。

 探讨于禁的得失不是当前的征战。重点是于禁不仅是他手下的一员大将,还和他是莫逆之交。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思,怎么把于禁给救回来。

 他想过进入平原国,然后以平原国的春耕和农户为质,要挟青州牧府交出于禁。

 可这非常冒险。虽然平原国是一马平川,但他必须要先过大河。现在大河已经解冻,但时不时还有冰凌顺流而下,此时过河风险很大。

 自前秦以来,凡是过大河的作战,都是秋收后或冬季过河。

 冬季,大河封冻,最适宜过河。夏季水流很急,虽然也可以过河,但风险也大了一些。可夏季过河作战,会破坏秋收。

 农耕社会以粮为本,敌对各方都有默契,不能破坏秋收。破坏秋收就是断人根本,于道德不符。

 想到此处,鲍信突然一阵苦笑。这次兖徐两州进犯青州,本就是去破坏春耕,和破坏秋收无异,都是断人根本,哪里有半点道德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