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288章 全新观点(2)(第3页)
总之,依笔者之见,西汉中,也就是刘邦、刘彻、刘询三位能称之为雄主。
刘恒、刘询的例子,恰恰证明了成公子所说的“学宫枷锁”,确实让从小生长在深宫的皇子,成为了窝囊废,从而导致王朝逐渐衰弱。
而刘恒、刘询都是及早脱离的“枷锁”,看到了人间疾苦、天下百态,加之他们本就极其聪慧,鬼使神差地坐上皇位,自成一代明君。
贾诩和法正从内心里,是不愿意承认成公子观点正确的。
毕竟,这与他们所学、所知,似乎大相径庭。
成公子能够用历史中的实例,来驳倒他们的观点。可他们却怎么也无法驳倒成公子的观点。
这说明什么?
自然是成公子有更大的可能是正确的一方,至少也能说明他们俩的观念是错误的。
行军途中的交流,几乎颠覆了贾诩、法正两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让两人有着说不出的郁闷。
可郁闷之后,他们感觉只要按成公子的思路走,胸中块垒就会自然地慢慢消散,出气都顺畅了很多。
两人本是极为聪慧之人,自然知道,自己的郁闷,来源于自己过去的观念与新观念的碰撞。
而胸中块垒快速消解,是因为自己只要按成公子的思路,重新认知朝廷、皇室、朝臣、宦官、外戚等,发现,他们确实是代表着一个个的利益集团。
按此不断推演下去,不仅过去想不通的事情,现在全部想通了,而且推演的过程越来越顺,道理越来越明,让自己有幡然醒悟之感。
人的观念是极为顽固的,除非自己主动求变(哪怕是潜意识中的求变,也是主动求变),几乎无法快速转变。
凡是主动求变之人,又都是内有慧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