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九品中正制(第3页)

 4. 影响:

 积极方面:

 初期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选拔标准兼顾家世、道德和才能,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为国家提供了一定的优秀官员。

 加强中央集权:相比于察举的地方评议,中正评定多受中央控制,从而将选举权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文化推动:该制度要求官员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知识水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消极方面:

 阶层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正官大多由世家豪族担任,他们评定人物只注重门第,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形成,社会阶层严重固化,寒门子弟难以有出头之日。

 官员素质下降:一些无德无才的人通过家族势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得高评价进入官场,导致官员队伍素质下降。

 政治腐败:世家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控政治资源,互相勾结,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导致政治腐败。

 隋文帝时,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被逐渐废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年)州大中正又被重新设立,但在唐太宗贞观初年又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是由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向科举制度过渡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