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北魏(第3页)

 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拓跋焘采用诱敌之计大获全胜,俘虏了赫连昌。后来赫连昌残余部众拥立赫连定,神麚三年(公元430年),拓跋焘再次攻打胡夏,占领关中地区,胡夏名存实亡。

 统一北方:

 延和元年(公元432年),魏军攻打北燕,北燕君主冯弘送降书并送女儿和亲,乞求为附庸国。延和二年(公元433年),魏朝攻占仇池国。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

 太延二年(公元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北燕灭亡。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秃发破羌为向导,征服北凉,北凉国君沮渠牧犍投降。至此,拓跋焘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统一了除柔然和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

 南击刘宋:神麚(zhu)三年(公元430年),刘宋皇帝刘义隆遣使索要被北魏占领的河南故土,遭拒后兴师北伐,拓跋焘派军迎敌,反击宋军,宋军败走。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刘义隆再次北伐,拓跋焘亲自率军迎战,取得重大胜利,南朝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皆被纳入北朝版图。

 3. 内政举措有成效:

 政治方面: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改革官制;政治联姻,缓和与敌对政权间的矛盾。

 经济方面:开辟垦田,移民牧畜,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方面:兴办教育,崇尚文教;禁断巫觋(xi),信道灭佛,但这也引发了一些矛盾。

 4. 晚年结局悲惨:

 拓跋焘晚年时,因宗爱诬陷太子,导致太子郁郁而终。宗爱担心拓跋焘发现此事,趁其患病时将其杀害。公元452年,拓跋焘去世,时年45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总的来说,拓跋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统一北方,扩大了北魏的疆域,推动了北魏的发展,但他晚年的一些行为和决策也引发了内部矛盾和政治动荡。他的一生对北魏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