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滕邑奇事

在滕邑这地儿啊,有个叫赵旺的人,他和老婆那可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平日里连荤腥都不沾,整天吃斋念佛的。乡亲们都觉得他们心眼儿好,人善,就送了个外号叫“善人”。赵旺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有房有地的,小日子那叫一个滋润。

 赵旺有个闺女,叫小二,这姑娘可不得了,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就跟那画上的仙女儿似的,而且聪明伶俐,脑子转得比谁都快。赵旺两口子把她当成宝贝疙瘩,疼得不得了。小二六岁那年,赵旺就把她和儿子长春一起送到先生那儿念书去了。这小二啊,那脑子就像开了窍似的,特别灵光,五年下来,五经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在学堂里,有个叫丁生的,字紫陌,比小二大三岁,那是个文采飞扬的俊朗少年。小二和丁生俩人啊,整天在一块儿读书写字,一来二去的,就情愫暗生了。丁生心里可喜欢小二了,偷偷地把自己的心意告诉了他娘,想让娘去赵家求亲,把小二娶回家。可赵旺呢,打心底里瞧不上丁生家,觉得他家穷,没什么钱,就一心盼着把闺女嫁到富贵人家去,所以啊,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丁生家的求亲。

 没过多久,也不知道咋回事,赵旺被白莲教给迷住了。等到徐鸿儒造反的时候,赵旺一家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当了贼。小二虽然年纪小,但是书读得多呀,脑子又活泛,那些纸兵豆马的邪术,她一学就会。徐鸿儒手下有六个女弟子,小二可是最出色的一个,把师父的本事学了个遍。赵旺呢,仗着自己闺女得宠,在贼窝里那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再说那丁生,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小二,死活不肯娶别人。最后,他一咬牙,偷偷地跑去找徐鸿儒,就想在小二身边待着。小二见丁生来了,心里可高兴了,对他比对别人都好。可小二跟着徐鸿儒忙军务,那是忙得脚不沾地,连爹娘都顾不上。丁生瞅准了机会,天天晚上去找小二,俩人避开旁人,能聊到半夜三更。

 有天晚上,丁生拉着小二的手,一脸认真地说:“小二,我来这儿,你真不知道我为啥?”小二眨巴着大眼睛,疑惑地说:“不知道呀。”丁生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是想攀高枝,我就是冲着你来的呀。你看看,咱这干的都是啥呀,这邪门歪道的,早晚得完蛋。你这么聪明,咋就不明白呢?你要是能跟我一起逃出去,我这辈子就真没白活。”小二听了,愣了一会儿,像是突然醒了神,说:“背着爹娘跑,那太不仗义了,我得跟他们说说。”说完,俩人就去找赵旺,把利害关系一五一十地说了。可赵旺死活不信,还说:“我师父那是神仙下凡,还能有错?”小二知道劝不动,就偷偷地把头发盘了起来,变了个样儿。她拿出两只纸鸢,和丁生一人一只,脚一蹬,纸鸢就扇着翅膀飞上了天,像那比翼鸟似的,紧紧地挨在一起。天一亮,俩人就到了莱芜地界,小二轻轻一捏纸鸢脖子,纸鸢就打着旋儿落了下来。他们收起纸鸢,又找来两匹马,一路狂奔到了山阴里,跟人说他们是逃难的,租了间屋子住下了。

 这俩人走得急,啥都没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丁生愁得直挠头,没办法,只好去跟邻居借粮,可人家连一升都不肯借给他。小二却跟没事人似的,笑着说:“没事儿,咱有这些首饰呢。”说完,就把身上的簪子耳环啥的都当了。晚上,俩人关起门,就着昏黄的油灯,你出个灯谜我来猜,或者回忆以前读过的书,比比谁记得多。输了的,就伸出两个手指头轻轻敲敲对方的手腕,逗得俩人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