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滕邑奇事(第2页)

 他们家西边住着个姓翁的,是个绿林好汉。有一天,翁大侠打猎回来,小二就对丁生说:“咱邻居这么有钱,我还怕啥?先借他千把两银子,咋样?”丁生直摇头,说:“这可不好借呀,人家凭啥借给咱呀。”小二一笑,说:“我有法儿让他乐意借。”说着,她剪了张纸,三两下就画了个判官模样,往地上一放,拿个鸡笼子罩上。然后拉着丁生爬上床,一边煮着藏酒,一边翻着《周礼》,玩起了酒令:随便说书里哪一页哪一行,俩人就一起翻书看。要是翻到有“食”字边、“水”字边、“酉”字边的,就得喝酒;要是翻到“酒”字部的,就得多喝一倍。

 小二随手一翻,翻到了“酒人”,就冲丁生挤挤眼,说:“要是借到银子,你肯定能翻到‘饮’字部。”丁生半信半疑地拿起书一翻,嘿,还真翻到了“鳖人”。小二乐得直拍手,大声说:“成了!成了!咱们有银子花了!”说着,就给丁生倒了满满一杯酒。丁生还不服气,小二就逗他:“你这是水族,得学鳖喝酒。”俩人正闹着呢,就听见笼子里一阵乱响。小二起身一看,兴奋地说:“来了!”打开笼子一瞧,好家伙,布袋里满满当当的都是银子。丁生高兴得合不拢嘴,直说:“哎呀,小二,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后来,翁大侠家的老太太抱着孩子来玩,跟小二俩人唠起了嗑。老太太偷偷地说:“我家老爷刚回来那晚,屋里灯还亮着呢,地上突然裂了个大口子,深不见底。一个判官模样的人从里面冒出来,说他是地府的,泰山帝君要开大会,算那些强盗的罪过,得用一千架银灯,一架十两银子。要是给一百架银灯,就能消灾。我家老爷吓坏了,赶紧烧香磕头,给了判官一千两银子。那判官慢慢又钻回地里,地也合上了。”小二和丁生听了,直咂舌,觉得这事可太邪性了。

 从那以后,小二和丁生慢慢置办起了家业,买了牛马,雇了仆人,还盖起了大宅子。可这好景不长,村里那些不务正业的混混看他们有钱,就撺掇着一帮人,翻墙来抢丁生。那天晚上,小二和丁生正睡着呢,突然就被惊醒了,只见屋里点着草把,强盗们到处都是。强盗们把丁生绑了起来,还有人伸手去小二怀里掏。小二噌地一下坐起来,指着那些强盗大喝一声:“都给我住手!”嘿,你还别说,那十三个强盗,一个个伸着舌头,傻傻地站着,跟木头人似的。小二这才不慌不忙地穿上裤子,下了床,把家里的仆人叫来,把强盗们一个个反绑起来,逼着他们老实交代。小二训斥他们说:“我们从外地来这儿,就是想互相帮衬着过日子,你们咋就这么不仁义呢!谁没个难处,有事明说,我还能不帮忙?你们这帮豺狼,本来该全杀了,但我心软,先放了你们,要是再犯,可就没这么便宜了!”强盗们吓得赶紧磕头谢罪,灰溜溜地走了。

 没过多久,徐鸿儒被抓了,赵旺一家都被杀了。丁生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带着银子去把赵旺的小孙子赎了出来,当自己的孩子养,还给他改姓丁,取名承祧。村里人渐渐地知道了小二和丁生跟白莲教有瓜葛。赶上那年闹蝗灾,小二放了上百只纸鸢在田里,蝗虫见了就绕着走,他们家的地一点儿没遭灾。村里人可眼红嫉妒了,就联合起来告到官府,说他们是徐鸿儒的余党。官府那些人,看着他们有钱,就跟看到肥肉似的,把丁生抓了。丁生没办法,只好花了不少钱打点,才好不容易放了出来。小二说:“咱们这钱来得不正,散了也正常。但这地方太危险,不能再待了。”于是,他们把家产低价卖了,搬到了益都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