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关山不一样的月光

第122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第3页)

 郑琰心疼坏了,忙把兜帽给他戴上吵着要带着姜冕回去睡觉。

 徐凤鸣跟赵宁见时间也晚了,于是也回房了。

 徐凤鸣面露思忖,还在想姜冕今夜的话:“你觉得子敬的办法怎么样?”

 徐凤鸣跟姜冕都不是太喜欢热闹的人,徐府也没什么侍人,于是一国之君亲自伺候徐凤鸣洗漱。

 “他说得对,只要有利可图,”赵宁认真地替徐凤鸣擦手:“不怕燕平不同意,或许可以一试。”

 徐凤鸣:“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麻烦的是这仗该怎么打,既要把伤亡降到最少,又要思考战后卫国人的后续安置问题,总不能再来一次杀降吧。”

 赵宁:“会有办法的。”

 赵宁伺候徐凤鸣洗漱后,自己就着徐凤鸣用过的水洗漱后伺候徐凤鸣宽衣。

 赵宁抱着徐凤鸣躺在榻上,徐凤鸣还在想,若是这一次能不出意外攻下卫国,或许就离他们的目标近了一步。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跟南衡先生出海追寻阁主踪迹的姜黎。

 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阁主栖息的海外仙山,姜黎身上的毒是否解了。

 若是解了,他是会就在那山上从此不问世事,还是回来?

 以徐凤鸣对姜黎的理解,他那么放不下这千千万万生活在战乱中的百姓,大概率是会回来的。

 赵宁察觉到徐凤鸣有点走神:“在想什么?”

 “我在想姜兄,”徐凤鸣有些感慨:“还有苏兄,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怎么样了。”

 赵宁:“他们会没事的。”

 徐凤鸣没接话,这么多年没有音讯,怎么可能会没事?

 特别是苏仪,若是让他知道姜黎生死不明,他该是怎样的心境?

 徐凤鸣简直不敢想,他想,换成是自己都可能会发疯。

 苏仪那样的性格,该怎么承受得住?

 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晚徐凤鸣梦见苏仪和姜黎了。

 梦里姜黎的毒不止解了,脸上的疤痕也治好了,苏仪则仍旧是那喜笑颜开,热情奔放的性格。

 他们四人又回到了安阳城赵宁府上的那间暖阁里,暖阁里生着碳炉,碳炉的火势正旺,窗外则是大雪纷飞的冬季。

 四个人在暖隔里把酒言欢,各自叙说着分别这几年来发生的事。

 苏仪跟姜黎坐在一起,笑着说:“好久不见。”

 姜黎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善,终于不再是那满面的苍凉垂暮之气,脸上也没有那如影随形的无奈和忧郁。

 “好久不见。”徐凤鸣说。

 暖阁的窗户忽然被风吹开了,寒风冲进屋里,吹灭了灯柱上的烛火。

 一朵雪花被风带进了屋,打着旋落在了徐凤鸣眉间,徐凤鸣霎时被那凉意一激。

 徐凤鸣蓦地睁开眼,他躺在榻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一场梦。

 徐凤鸣侧头,借着昏暗的光芒看着赵宁沉静的睡颜。

 徐凤鸣看着他熟睡的模样良久,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

 赵宁忽然动了,他把徐凤鸣搂在怀里,轻声道:“做梦了吗?”

 “嗯。”徐凤鸣说:“我梦见我们跟姜兄和苏兄在你家暖阁里喝酒的场景。”

 赵宁手指温柔地捋进徐凤鸣的长发,他微微起身,亲吻徐凤鸣的额头,随后把他徐凤鸣环进怀里:“等这里的事完了,就去找他们,先去找苏仪,再去找姜黎。”

 徐凤鸣听他这样的说,虽然知道他是在哄自己高兴,却还是笑了:“那谁来统领神州?”

 “随便,”赵宁说:“让姜冕来?要不就陈简?或者宋扶也行。再不行还有姜黎自己呢,我们把他找回来,让他依旧回洛阳,当天子。”

 “姜兄愿不愿意暂且不论,”徐凤鸣说:“那闵先生说不定得气得跳起来。”

 赵宁:“到时我们走了,他生气也没用。”

 “不过,”徐凤鸣说:“说到闵先生,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他也该回来了,怎么这么久了半点消息都没有?”

 赵宁:“不知道,早就给他传过消息了,算着日子确实该回来了,我明日派人去他家看看。”

 赵宁说着话,手开始不老实地乱摸。

 他极有经验,单靠直觉,仅凭一只手就解开了徐凤鸣的衣带……

 另一边,郑琰走出去没多远就拦腰抱着姜冕跑了起来。

 “我没事,”姜冕解释道:“别担心。”

 “你手那么凉,鼻尖都冻红了,还说没事。”郑琰一边跑,一边低头打量姜冕的兜帽有没有戴好。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照你这么说,那我成什么了?”姜冕手上还提着灯笼,他本来就瘦,此时被身材高大的郑琰抱在怀里略显娇小。

 斗篷上的兜帽遮去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那眼睛水汪汪的,瞳孔中倒映着灯笼光,像是有星星落在了他眼睛里。

 姜冕高挺的鼻梁和唇亦被晕上了暖色,更显得姜冕像个人畜无害、被保护得很好的不谙世事的小孩。

 郑琰:“……殿下,你别这么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