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关山不一样的月光

第130章 得民心者

徐凤鸣跟姜冕都换上了甲胄,这次,是他们两人亲自带兵。

 军队集结的当天,军队就从大安城出发了。

 万幸的是赵宁带人去围攻大梁,因为砚山地形太过险峻,骑马根本过不去,把马留下来了。

 这批马现在终于发挥了作用,能节省一大半时间。

 三万八千人骑着马,昼夜不停地赶往洛阳。

 马蹄声如滚滚闷雷,于黄昏时刻,扬起漫天尘烟,隆隆碾向洛阳。

 “凤鸣兄,你在想什么?”姜冕见徐凤鸣一路有点心不在焉的。

 徐凤鸣:“我在想,若是这次真让燕平父子得手了,那我不如趁乱带着赵宁随便找一处深山老林钻进去,再也不出来了。”

 姜冕笑了起来:“凤鸣兄,这不像你的作风啊,当初联军围城的时候你都不这样。”

 徐凤鸣笑了笑,随后叹了口气:“唉——老实说,子敬,有时候真有这种想法,特别是这种没有把握的时刻,我是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放宽心,”姜冕倒是轻松无比:“大不了就保不住平川嘛,燕宏和燕平野心再大,也不敢贸贸然向启国发兵。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不了咱们从头再来就是。”

 “你倒是说得轻巧,”徐凤鸣语气略微有些促狭:“也不知道是谁,一听说燕平父子发兵的时候就脸色骤变,急得都语无伦次了。”

 “我那是突然听到消息,一时着急罢了,”姜冕说:“赵兄有勇有谋,只要不是太多顾虑,打个大梁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何况他带去大梁的将士,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精兵。”

 徐凤鸣挑挑眉:“只是这样?我怎么看你胸有成竹的模样?”

 “实不相瞒……”姜冕笑道:“我给宋影写了封信。”

 徐凤鸣:“……”

 姜冕:“陈述了燕国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真的占领洛阳和平川的危害,最后恳请她出兵攻打燕国。”

 徐凤鸣:“你有几成把握?”

 “老实说,”姜冕诚恳道:“我对宋影知之甚少,我也不知道有几成把握。

 不过她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燕国横切南北后带来的后果,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真让燕平得逞了,楚国迟早有一天会被吃掉。

 且试试看吧,或许行呢?

 不过求人不如求己,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大梁。

 赵宁和郑琰已经收到了徐凤鸣的飞鸽传书。

 “我就说那燕平不是个好东西!”营帐里,郑琰一身铠甲映着烛光:“胃口这么大!也不怕撑死他!居然还想来个坐山观虎斗,然后捡现成的,他想得倒挺美!”

 赵宁蹙眉沉思,没搭理郑琰。

 “怎么样?”郑琰看着赵宁:“现在攻城?”

 赵宁对着手上的小纸条出了会儿神,随后看向郑琰:“我让你联系的人怎么样了?”

 “大部分人已经松口了,特别是那些士族,”郑琰一哂:“这些老王八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德行,只要确定了不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利益,这国家叫什么名字,国君姓什么他们根本无所谓。至于那平民百姓是死是活,他们就更不在乎了。”

 赵宁:“那就再去一次。”

 是夜,明月千里,月光如银。

 大梁城内一片寂静,两个黑影悄无声息在大梁城内凌空飞跃,这两人身手敏捷,身形变幻莫测,身体如浮光掠影般,眨眼间便消失在了茫茫月色中。

 赵宁和郑琰两人刚趁着夜色,潜进了大梁城的各公卿大臣府上,现在正在往回赶。

 “怎么样?”郑琰跟在赵宁身边:“把握有多大?”

 “不知道,”赵宁说:“再给他们一天时间,明日若是没有结果就攻城。这几日盯紧点,千万不要把燕宏父子发兵的消息泄露出去,特别是大梁城,连只苍蝇都不能飞进去。”

 两个时辰后,天光微亮,晨光熹微,万顷曙光瞬间照亮天际。

 早朝上一片死寂,上到国君,下到群臣俱是一言不发,整个殿内笼罩着层层阴霾。

 “君上,今日启国又派人进城来劝降了。”过了许久,一名老态龙钟的大人缓缓开口了。

 此人姓张,乃是卫国士族,张大人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充满了衰老荒芜的气息。

 “张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一名士兵卫国宗室嘲讽道:“难道三十九年前的教训还不够吗?!难道还想被他们再屠一次城吗?!”

 此人乃是老卫王的侄孙,名唤卫绩,此时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

 他听出了那张大人想投降的心思,气得不轻,喘着气毫不客气地道。

 “卫大人,”吕大人说:“这次是启国国君亲自做的承诺,绝对不会再发生三十九年前的事。”

 “与虎谋皮,焉有其利!”卫绩目眦欲裂、咬牙切齿道:“你们居然幻想与豺狼和平共处!简直可笑!”

 “我倒觉得,这次那启国国君说的是真的。”张大人说:“若是他真的罔顾人命,就不会近两个月来一直围而不打了。他若想动手,早就攻破了大梁城了?何必等到今日?”

 “张大人此言有理,”另一名姓赵的大人说:“启国若真想攻城,就不会等到现在了,毕竟他们有那个实力。可他这两月来一直在劝降,就足以证明那赵灵不是无情无义的嗜血暴君。”

 卫绩冷笑道:“那按照各位大人的意思,是要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