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关山不一样的月光

第130章 得民心者(第2页)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来看,”张大人说:“这是最好的办法,硬打只会增添无谓的杀戮,为了这大梁城千千万万的百姓……”

 “是真的为了大梁城的百姓?!”卫绩倏地一吼:“还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私心?!”

 吕大人:“自然是为了百姓!此举也是万不得已!但凡有一线生机,谁愿意亲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

 若是那燕国愿意伸出援手,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现在我卫国南部地区已尽数被燕国攻占!

 现在我们是腹背受敌,就算我们殊死抵抗,大梁城也终究会被启国攻破,就算不是启国,也会是燕国!到得那时遭殃的只会是百姓!”

 卫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卫国走到如今这一步,虽然国力衰弱!但我卫国百姓也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们要来打!让他们来就是!大不了同归于尽!”

 “卫大人!若是仅凭卫大人的一身热血就能救国的话!咱们卫国几百年的基业何至于走到今天?!”张大人说:“况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其做无谓的牺牲,不如保存实力,待假以时日……”

 卫绩:“你们现在连跟敌人拼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以后?!”

 “君上!我张家祖先跟随国君来到封地,我张继,以及张家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张大人起身走到殿中央跪伏在地:“只是事已至此,还请君上为大梁、为我卫国千千万万的百姓考虑!”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被气得气息不稳的卫绩在反抗。

 早朝开始时便一直没说话的老卫王抬眸环视殿内,将殿内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群臣个个垂眸颔首,缄口不言,张继以头触地跪在地上,卫绩气得全身发抖。

 最后,老卫王的视线定格在了丞相陆宏身上。

 陆宏亦是敛眸垂首,一言不发。

 陆宏虽然什么都没说,但老卫王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发表意见,就代表他也主张投降。

 老卫王没说话,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下朝后,老卫王临时决定去宗庙,禁军统领当即去安排车辇仪仗以及清街等事宜。

 “不必了,”老卫王说:“现在这时候,还弄这些劳什子做什么?这次不坐王车,你去,套一辆马车就可以了。”

 禁军统领见状只得下去吩咐,老卫王甚至都没带几个禁军随行保护。

 马车到得宗庙前,老卫王挥退了上前来搀扶的禁军统领,自己一阶一阶、一步一步爬上了宗庙台阶。

 他确实老了,不过是区区几百阶台阶,他爬了足足半个时辰,爬得气喘吁吁。

 老卫王喘着粗气站在宗庙前,此时正值阳光明媚、春光灿烂的春日午时。

 他没有进殿,站在光里与宗庙世代先祖的牌位遥遥相对:“项武,你去,请丞相过来。”

 “是。”禁军统领领命走了。

 老卫王进得宗庙,挥退了在宗庙洒扫添油灯的侍人。

 他驻足在殿前,面前是卫国世代君王的排位,总有二十八位,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九代。

 最边上的,则是他唯一的儿子,已经故去的太子,卫冕的牌位。

 一阵风刮过,殿内的白色纱帘晃动起来,殿内的烛火不住摇曳。

 太子冕面前的那一盏烛灯尤胜。

 老卫王快速走过去,护住那不住摇曳,即将熄灭的一星烛光。

 那烛光逐渐缓过劲来,重新挺直腰背。

 风停了,纱帘缓慢回归原位,殿内的烛光尽数亮了起来。

 老卫王怔怔看着卫冕的灵位:“当初是父王不对,没有听你的话,一意孤行让吕清出兵作战,最后害死了你,害死了吕清,害死了二十几万将士。”

 卫冕灵位前的烛火跳动了两下,发出两声火烛爆裂的声音,似乎在回应老卫王。

 陆宏来的时候,就看见老卫王拿了块手帕,在小心地擦拭灵位。

 陆宏走进殿来,行了个礼:“君上。”

 老卫王没回头,他认真地看着手上的灵位,他老了,动作缓慢,却格外轻柔小心:“你跟那赵灵,是怎么谈的?”

 陆宏:“……”

 “你不必瞒孤,”老卫王擦拭完一块灵牌,小心地放回原位,又重新拿起另外一块擦拭:“直说就是。”

 陆宏闻言,料想老卫王已经什么都明白了,于是只得道:“他承诺,绝对不会枉杀一个百姓。”

 老卫王语气淡淡的,不辨喜怒:“就只是这样?”

 老卫王那语气冷淡淡的,陆宏却感受到了难以抗拒的,独属于君王的威压。

 他的君威不似赵宁那般锋芒毕露,带着一股凛冽的杀伐之气。

 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仿若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头顶,让人既逃脱不了又无力反抗。

 陆宏手心冒汗,他不由自主觑了一眼老卫王德背影:“是……”

 老卫王手上一顿,然而他却没有回头,良久,他复又擦拭起来:“照你看,这赵灵的话几分真几分假?”

 “臣认为,他说的或许不是假话,”陆宏一边说,一边揣摩老卫王的用意:“他或许是真的想保全城内百姓,否则,他不会两月来围而不攻。”

 这一次卫王沉默了很久,他一言不发,默默地擦拭着祖宗牌位,他用了一个半时辰,小心地把所有祖宗牌位全部擦拭干净。

 最后,他走到卫冕灵位前,拿起卫冕的灵位。

 此时夕阳西照,越过殿门,斜斜落进了殿里,大半个殿内都罩在了光里,卫冕的灵位也被罩在了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