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课堂上的论证(第2页)

 接下来,就是真正想办法利用这个逻辑结构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 

 江铭知道,这是一条独行之路,从他踏上这条路开始,任何与其他数学家的交流都失去了意义。 

 在宇宙中所存在的无数数学结构中,必然存在着更能轻易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逻辑结构,甚至可能有的数学体系可以直接以哥德巴赫猜想作为基本公理。 

 但是,构建结构与证明猜想是一体两面,如果说证明猜想太简单,那么构建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并且能从人类数学体系映射过去,将会难如登天。 

 江铭也只能寻求一种折中,一半的工作用在构建结构上,另一半用来证明猜想。 

 好在,这个结构是属于江铭自己的,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人能利用这个结构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一定会是他。 

 拿出手机发出了几个消息后,江铭做了一个深呼吸,在新一张空白稿纸上写下了第一个符号... 

 ... 

 之后的日子,江铭完全陷入了闭关状态,每日往返于宿舍与图书馆之间。 

 张文轩仍是以每隔一周一次的频率来金陵大学上公开课。 

 他每次走进教室时都会以期待的目光扫视全班,却再也没在教室里见过江铭的身影。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说明江铭已经踏上了那条无法与他人言说的诡秘之路,不再需要再与他讨论。 

 他只是默默在心中期待,江铭真的有一天能重新出现在教室里,宣布他成功走出了这个由无数数学大师共同垒成的数学迷宫。 

 转眼便是一个半月过去,张文轩再次同往常一样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了金陵大学数学院阶梯教室。 

 经过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洗礼,教室中的氛围已经不似最开始那样沉重,许多学生熟悉地跟张院士打招呼,甚至教室里还多了许多其他专业慕名而来蹭课的同学。 

 同往常一样环顾四周,他露出一个无奈神色,但很快便整理好心情,对着台下众学生开口:“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本学期公开课的最后一讲,局部欧式空间与微分流形。” 

 “相信大家对整个系列公开课都意犹未尽,数学无尽,课程却有终

。希望大家都能因为这段时间的公开课学习,对整个纯数体系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