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盗墓笔记??(第2页)

 欧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永乐大典不止是一本百科全书,它还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记载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先贤智慧。 

 令人遗憾的是,这本集华夏菁华文化于一本的百科全书最后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而日不落的帝国博物馆,就收藏了许多《永乐大典》的原本。 

 我们不知道朱棣驾崩时是否带了副本陪葬,而中华民族这样的一部旷古烁今,传承文化精髓的大典不知能否再重见天日? 

 所以,秦始皇陵是否有星辰大海和先秦典籍、唐太宗昭陵是否有他带入坟墓的如《兰亭》般的几本传世名帖,以及朱棣的永陵里是否藏有全本的永乐大典,这些都是我们所好奇的。 

 也需要等将来技术足够,在不损害陵墓里面生态和文物的情况下才能开启解答我们的疑惑吧。】 

 天幕上解说永乐大典是如何如何珍贵,对于华夏文明如何如何重要,这一本怎么达到文治巅峰旷古烁今的话都让被点名的三个皇帝心头一跳,不好,冲我来的。 

 秦始皇: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后人一直想挖我的坟一探究竟。好消息是他们至今还不敢挖。 

 “一定是那群史官在朕死后,不知道史书上究竟写了什么,朕的陵墓里还能装什么星辰和大海不成?那后世的皇帝有几个能做到了?朕连长生都没有,还能摘个星星?简直荒唐!挖祖宗的坟有什么好的!!” 

 大唐 

 哪怕主播的解说是满怀着对永乐大典狂热的热情的,可李世民还是从天幕那明明没有温度的文字,感受到了冰冷......好可怕啊,一股直入脑门的恶寒。 

 不止李世民,殿内群臣也是被吓了一跳。 

 因为凭借他们的功绩,虽然现在陛下还没说,但将来死后那肯定是要陪葬的啊! 

 老天保佑!后人只看重帝陵珍藏,老夫一生清贫,一无所有啊! 

 “这这这......这后世人怎能如此亵渎祖宗!!?” 

 殿内气氛有些沉闷,侯君集弱弱的问道:“后世人明明如此崇拜陛下,奉陛下为千古一帝,可为何还想掘开昭陵?”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小声讨论了一下,看了眼上座的李世民脸色,才道:“自古以来王朝末年多奉乱世,我们距离后世千余年,之间不知隔了多少个乱世,史册典籍等也定有损毁遗失,如此一来,唯有留葬陵墓者反而能保存较为完善。” 

 李世民一想,既然后人想挖他的坟,肯定有已经挖开的倒霉蛋的,碍于自已的身份和地位,不敢随便乱挖,怕破坏自已的陵寝,才一直没动。 

 想来想去,李世民心里好受了许多,对于后人想挖开他的陵寝的行为,虽说还是不能太接受,但也理解了。 

 越想越有理的李世民还振振有词的道:“既然如此,那朕更应该将《兰亭帖》带入昭陵了,不然岂不是让后人失望了?” 

 “还有要将贞观实录等我大唐风闻面貌之作带入其中,让后人能更好的了解贞观大唐!” 

 杜如晦有些无语,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大明 

 洪武时期 

 “《洪武大典》?这名字朕觉得甚好啊!”朱元璋一脸的理所应当道。 

 直把殿下的朱棣看的目瞪口呆,“爹,您老人家还要脸不?” 

 朱元璋一个飞鞋就是扔了过去。 

 “臭小子,我看你是皮又痒了吧?” 

 马皇后捂嘴轻笑,摇头道:“重八啊重八,你怎么还贪图上了棣儿的功绩了?”